香港商報
-- 天氣
立體營城 集約高效 深圳高質量打造2035版「立體城市」全球典範

立體營城 集約高效 深圳高質量打造2035版「立體城市」全球典範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3-10-31 14:14:56 來源:深圳特區報

 一座城市,在地平線下不斷延伸。一幅倒影,與地面空間交相輝映。

 地下空間是重要的國土空間資源,是支撐城市綠色、低碳、健康發展的重要載體。2023年,深圳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將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規劃列入年度重點工作推進。目前,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歷時4年精心編制的《地下空間規劃》已進入報深圳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的階段。

 率先探索地下空間開發利用

 據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的地下空間規劃與開發利用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基於深港合作交流便利優勢,藉助軌道交通建設契機,深圳於1997年就在國內率先探索地下空間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創造了一個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經典之作。

 國內首次經營性地下空間掛牌出讓車公廟豐盛町商業街,亞洲最大、國內首座地下火車站福田高鐵站,國內首條「中國城軌交通商業示範街」連城新天地,國內首座全地下零污染污水處理系統布吉污水處理廠,體量全球領先、開發縱深30米、規模約660萬平方米的前海地下新城,打造全球城市「巔峰之作」的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及其中央綠軸項目……

 這些項目,為我國在地下空間勘探、項目工程融資、立法規劃管理、人才技術創新、綜合改革試點等方面的探索,積累了先行示範的寶貴經驗,又讓深圳成為地下空間規劃國家相關標準的主導制定者。

 打造充滿活力的「立體城市」

 繼編制全國首部地下空間專項規劃《深圳經濟特區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規劃》(2000年版)(2006年版),出台《地下空間管理辦法》(2008年版)(2021年版)後,深圳歷時4年精心編制的《地下空間規劃》即將報深圳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地下空間規劃》與《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編制、地下空間法規修訂等工作同步開展、動態銜接,提出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目標、規模、重點區域、分層分區和協調連通的管控要求,將進一步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城市空間功能完善、城市綜合承載力提升。該版規劃與此前的地下空間規劃相比,具有四個特點。

 更加注重地上地下空間的一體化利用。該規劃充分銜接落實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提出的「一核多心網絡化」城市中心體系,以及空間資源配置、生態保護等要求,是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對深圳地下空間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合理引導和統籌協調。

 更加突出地下空間的安全利用和防災減災。以安全利用和可持續利用為前提,劃定地下空間資源保護和利用管控分區,對不同管控分區採取差異化的管控與引導措施;針對地下空間利用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包括地質風險、火災風險、水災風險、管線老化破損等提出風險防控措施;同時,提出加強地下空間安全管理的實施保障措施。

 更加強調地下空間的統籌協調。堅持公共利益優先,統籌地下市政管線和管廊、地下軌道交通線路的通道布局,預控廊道空間。同時,更加注重地下空間整體開發、軌道交通站城一體綜合開發等協調機制。

 更加強化規劃銜接與傳導。該項規劃定位為深圳市「兩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的專項規劃。規劃提出的相關內容納入在編的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並將作為分區規劃、詳細規劃編制的重要指引。同時,按照《深圳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辦法》,該規劃劃定了地下空間重點開發地區,未來將通過進一步編制重點開發地區地下空間詳細規劃,為地下空間開發建設提供規劃依據。

 城市「立」起來,發展「跑」起來。空間開發走向立體營城、集約高效,將激活深圳新一輪發展引擎,打造充滿活力的「立體城市」全球典範。(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秦綺蔚)

 深圳前海。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責任編輯:朱劍明 立體營城 集約高效 深圳高質量打造2035版「立體城市」全球典範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