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學研集】國際貿易更健康 中國經濟底氣足

【學研集】國際貿易更健康 中國經濟底氣足

責任編輯:靜文 2023-11-22 09:03:3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時事評論員 吳桐山

 2023年已將近過去,臨近年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不足一個月內,先下調隨即又將中國經濟增長由5%調升至5.4%。隨着中國早前的撐經濟措施逐漸見效,加上製造業升級轉型成果明顯,國際貿易愈發健康,未來經濟增長的底氣應該愈來愈足。

 國家商務部日前表示,將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持續擴大現代服務業市場准入,不斷推動服務貿易領域對外開放。這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中國製造業已經強起來,進入了與世界先進國家同台競爭不落下風的局面,必將重塑國際貿易格局。

 事實上,「中國製造」過去十年在品質上取得了長足進展。今天的國貨,既有高性價比的「平靚正」產品,但也有很多高品質、高科技的產品。中國生產的服裝、家電早已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產品,近年就連汽車都乘着電動車崛起的大勢席捲全球。2023年,中國必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除了產品質量提升,中國企業現在更多通過互聯網平台對外銷售,擺脫了過去依賴經銷商中介地位的約束,這令國貨可以更迅速地推往全球市場。韓國統計廳11月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今年首三季度,韓國人從中國「海淘」的金額按年大增一倍多,佔比達到46.4%,穩居最大份額。韓國的情況只是管中窺豹,背後與中國的互聯網巨頭,例如阿里巴巴的全球速賣通、拼多多的Temu等平台不斷開拓國際市場有密切的聯繫。

 中國今年首10個月的進出口雖然按年錄得單位數下跌,但主要是受到歐美需求乏力所影響,但中國的對外貿易從廣度和質量上是不斷提升的。一方面是「朋友」越來越多,而且是中國自主去開發的新市場,「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進出口增速明顯高於整體,前7個月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合計進出口8.06萬億元,增長7.4%。另一方面是高增值產品越來越多,前8個月出口汽車近300萬輛,鋰電、光伏等新興產業的商機快速增長。

 中國的這種新變化,與新興經濟體互惠互利的往來越來越多,有利於擴大國際競爭力,減少對歐美國家的依賴。反過來說,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將來再祭出什麼「貿易戰」的招數,也很難對中國造成重大的破壞。

 美國過去幾年推動的所謂對華「脫鈎」,被證明起不到實際作用的。「中國製造」現在涵蓋的品類更廣,競爭力更強,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可謂越打越強,任何國家搞對華「脫鈎」都是不切實際。中美到了重新尋求構建互惠互利的新合作關係的最佳時機。(新華社資料圖)

責任編輯:靜文 【學研集】國際貿易更健康 中國經濟底氣足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