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園嶺,圓圓的園嶺

園嶺,圓圓的園嶺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1-17 15:08:29 來源:香港商報網

    作者:丘樹宏

    北部八卦嶺,西部白沙嶺,南部通新嶺,中偏東部是紅嶺。一列列圓圓的山坡,站成了你的名字——園嶺。

    園者,圓也。園嶺,好圓通的名字,好圓潤的名字,好圓滿的名字。

    園嶺·圓夢

    那是一個美麗的春天,一位老人以你的荔枝園為中心畫了一個圈。

    那是一個火熱的夏天,正是你的荔枝熟了的時候,一個經濟特區在這裏呱呱誕生。

    從此,你一個個的園嶺,演化成了一個個工地,演化成了一座座高樓,演化成了一座一夜城。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啊,好大膽的時代新聲!

    夜以繼日,熱火朝天;敢為人先,地覆天翻。

    連接華強北,喝下中國電子產業「頭啖湯」,開創出中國電子新紀元。

    築巢八卦嶺,栽種梧桐樹,引來一隻只孔雀東南飛,中國的激光唱盤在這裏奏響強音。

    第一張CD颳起《亞洲雄風》,第一張LD做起《紅樓夢》。

    煌煌中華,四大發明;活字印刷,畢昇開元;源遠流長,承繼深圳。

    包裝印刷,一切從零;懷抱理想,跨越征程。

    全國印刷看廣東,廣東印刷看深圳,深圳印刷看園嶺。

    大浪淘沙,頭頂日月星辰;勇立潮頭,走出當代畢昇。

    紛繁華服,泱泱文明;當今時代,形象茂盛。

    三來一補,學到真經;樓上廠,樓下店,工廠街邊,火熱開先。

    設計打板,打樣採購,延伸出一條條生產鏈;包裝運輸,品牌推介,勾連起一道道產業鏈。

    深派服裝由此始,城市麗人成搖籃。

    三天一層樓,深圳速度創奇蹟;人口大遷徙,小小漁村變城市。

    東門老街,人頭熙熙;百貨商場,列列依依。

    把萬佳帶回家,零售模式創傳奇。

    大賣場、大百貨,相伴時代林立。

    工改商,轉軌跡,服務市民朝夕。

    園嶺,多少人在你這裏築夢,多少人在你這裏圓夢。

    園嶺·圓滿

    偏僻,曾經是你的代名字;你的代名詞,曾經叫荒涼。

    茅草地,建起來一間間工廠;野山嶺,「0.6小區」,昭示着現代城市的輝煌。

    住進園嶺新村,千萬個尋夢人有了漂亮的新房。

    安居,不再是一種奢望,樂業,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那麼多人的事業,在這裏做大做強,擴張的理想走向四面八方。而初心,卻依然留戀你的花香;無論走的再遠,總是鄉愁長長回望。

    體育館變身體育中心,現代體育的交響樂在這裏奏響。

    最早的婦幼保健院,讓深圳的未來群體有了最好的堅強保障。

    舊廠房、文創區,老住宅、新市鎮,一次次微改造,樹立了街區新形象。

    兒童友好型城市,教育·共享示範性街區,明天接班人的歌聲無比嘹亮。

    八角樓建起托養中心,桑榆老人一個個安度夕陽。

    街道是林蔭,小區滿花香;街邊有濕地,花園連長廊。

    走進來的總是對你留連忘返,走出去的總是對你日思夜想。

    繁華中有醉人的安寧,平靜中有前行的波浪;素潔中有光芒的絢爛,璀璨中有輕柔的月光;平凡中總見到高尚,豪邁中總見到尋常。

    園嶺人的一天,就是深圳人的縮影;園嶺人的生活,詮釋了深圳人的願望。

    柴米油鹽醬醋茶,鍋碗瓢盆大合唱。民以食為天,誰不為食忙。

    既然是經濟特區,要做就做現代美食;既然是現代城市,就要領潮美食時尚。

    粵菜,川菜,湘菜……

    廣州菜、客家菜、潮州菜……

    法國菜,日本菜,印度菜……

    各個菜系混搭的菜,說不出名字的菜……

    從豪林居到弘一茶館,從客家城到面點王,無數的食貨排成一行行。

    從華神火鍋到老船長,不斷地食客熙熙攘攘。

    從西貝蓧麵到79號漁船,一個個食客從夜晚吃到旭日出東方。

    吃在深圳,園嶺名揚。

    園嶺,幸福的鳥兒總在你這裏落腳,圓滿的人生總在你這裏飛揚。

    園嶺·圓潤

    那頭著名的開荒牛,既開體制的荒,開經濟的荒,在園嶺,也最早開墾文化。

    八大文化設施,大多在園嶺開花;深圳實驗學校,也在園嶺駐紮;全人教育,更是園嶺一朵奇葩。

    一間飛鵬藝術小學,映照出深圳的藝術光華;以大膽的改革創新,深圳藝術最早走向國際化。

    一首《夜色闌珊》,傳遍了神州和天下。

    一方土台,勾結起移民文化,聚集起大眾文化,興旺起廣場文化。

    一個個音樂餐廳,一間間音樂酒吧,誕生了中國第一代歌星大咖。

    有誰能夠想像,在物慾橫流的淘金地段,居然出現了物質生活書吧?只有你,敢用異類的腳步,去順應時代的風吹雨打。

    鐵皮棚辦起讀書長廊,串聯起高樓廣廈;一年一年的堅守,長廊連鎖了萬戶千家。

    每一座高樓,都聽得見書聲郎朗;每一個角落,都聽得見樂聲沙沙。

    喧囂隱進了密密的樹縫,動聽的鳥鳴居然共人對答說話。

    有一個人作家這樣說過:「園嶺是一塊巨大的磁鐵,只要從它身邊經過就會莫名被它吸引,鬧市的喧囂逃得無影無蹤,每條小巷都向我嫵媚地展開。」(胡野秋《園嶺賦格》)

    啊,園嶺,每一天都那麼圓潤,每一處都那麼圓潤。

    這就是園嶺。

    是的,圓嶺,圓圓的園嶺。

    園嶺,圓文化的原點,圓文化的使者。

    有一首歌《園嶺·圓滿》這樣唱道:

    一雙雙手拓出翻天覆地,

    一隻只腳走出滄海桑田。

    奮鬥的理想鋪滿宜業土地,

    勇立潮頭一夜城從這裏夢圓。

    一排排樹矗起濃濃綠蔭,

    一簇簇花映襯張張笑臉。

    美麗的花園布滿宜居社區,

    幸福團圓詮釋了深圳人的一天。

    一幢幢高樓蕩漾濃濃書香,

    一條條街道奔跑英俊少年。

    八卦嶺上下氤氳人文馥郁,

    天地人和演繹出圓舞曲的詩篇。

    這就是我們的園嶺,

    圓滿,園嶺;

    這就是我們的園嶺,

    園嶺,圓滿。

    (刊登於《南方》第五期和深圳新聞網、頂端新聞等

責任編輯:蔣璐 園嶺,圓圓的園嶺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