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4月份零售銷貨數據不尽如人意,按年大跌14.7%,遠遜預期,首4個月計亦跌4.7%。不必諱言,受諸多因素影響,近來零售市道氣氛欠佳肉眼可見,當局連番出招刺激消費,效果仍有待觀察;惟無論如何,一味緬懷過去實嫌不切實際,各界必須下定決心突破舊模式,擁抱「新消費」,這才是香港零售市場的出路。
某程度言,單月數據易受特殊情況左右,未必能全面反映真實市況。其中,疫後復常仍對數據產生干擾,今年復活節至清明節長假期間,港人報復式外遊異常熾熱,本地生意難免受損。屋漏偏逢連夜雨,4月份廣東多處暴雨成災,先已窒礙市民外出意欲,連帶內地客亦減少來港,譬如往常周六有約13萬人次入境,該月有兩個周六的數字卻跌至11萬和8.5萬。凡此種種,均大幅拖低了4月零售數據。
然而,本港零售銷貨好景不再,乃是不爭事實,尤其是今年首4月較諸2019年即疫前同期,按零售商類別劃分幾乎所有分類均告下跌,情況無疑令人憂慮。一方面,以旅客掛帥的,比如「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就瀉約55%,「衣物、鞋類及有關製品」跌逾40%,百貨公司下滑更高達70%。另一方面,民生類如食品、超市等同樣報跌,儘管跌幅較低,但內需倒退仍顯而易見。慶幸的是,消費新亮點也足夠突出:一是「汽車及汽車零件」按年升近60%;二是「家具及固定裝置」按月連升兩月,不排除是樓市交投增多帶動;三是「其他未分類消費」亦較疫前升18%,其佔全部零售銷貨的比率也增5個百分點至14%,涉額甚至超過了「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
內地流行「新消費」概念,香港其實同樣適用。所謂「新消費」尚無統一定義,不過都是相對舊模式而言。畢竟,過去已經一去不返,應該面向的是未來。例如內地客消費模式有變,他們來港不會單純重複往昔的買買買,所以寄望奢侈品、藥妝之類銷售回升已經不切實際,尤其香港相關稅務優勢已不明顯;又如相對於物質性消費,今日消費者更着重體驗式消費,都意味着今昔有異——當中,至少要求三個方向的與時並進:
首先是零售銷貨統計不能停留前者,對於服務性開支也要多多顧及,以更好追蹤反映「新消費」狀況,諸如從昔日買唱片轉為看演唱會或網上付費收聽的演變般,連帶分類中的「其他未分類消費」佔比愈來愈重,當局亦應更好細化統計。
更重要的是,香港必須適應迎合「新消費」,從思維到實質上均要突破舊模式框框,莫因舊的物質性消費減少而過分悲觀,要積極地特別在新的體驗式消費上多加着力,當局重點推動「盛事經濟」,正是「新消費」應有之義,活動本身既是一種消費,在政府有效聚人氣之餘,業界也要抓機遇吸財氣。
在需求面多拓客源,港府成功爭取新增來港自由行城市,當有助拉動本港消費需求,未來還要爭取更多開放。本港供給側亦要增量提質,一大重點是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人工、租金等成本及門檻,為業界改善服務、創意創新創造空間。
總之,時代有變,消費亦變;擁抱變化,主動求變,香港才會不斷變好。(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