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A股不會被“泡沫論”嚇倒

2015-06-23
来源:證券日報

  作者:閻岳

  A股的巨震讓部分投資者迷失。以“泡沫論”為代表的各種雜音紛至沓來,渲染著A股市場的肅殺氣氛。但作為A股投資風向標的兩支重要投資力量,社保基金與QFII卻不為所動,依然按照它們奉行的價值投資理念深耕A股。

  以下是外資機構渲染A股泡沫論的典型。

  一是摩根士丹利近期就投資大戶們當前對中國股市的看法進行的一項調研。調研結果顯示,他們對當前的中國股市并不樂觀,超過一半的投資者認為中國A股市場已經是個泡沫。

  與此同時,受訪者認為,在可能導致中國股市上漲的因素中,幾乎所有因素都跟中國央行進一步的刺激措施和中國的經濟改革有關。而可能導致股市下跌的因素包括經濟減速和銀行貸款損失增長等。

  二是彭博新聞社的一項數據顯示,美國最大的跟蹤人民幣計價股票的ETF的做空倉位已經升至流通股數的16%,創下歷史紀錄。看多者表示,中國的貨幣政策將推動股市進一步上漲,而看空者則認為,市場已經脫離了經濟的基本面。

  這兩個論調都將A股的所謂“泡沫”指向了中國的貨幣政策。

  其實,哪個國家的股市上漲與本國的貨幣政策沒有關系呢?美國股市在2008年次貸危機之后的迭創新高,難道不是美聯儲貨幣政策扭轉操作的結果嗎?

  我們不妨來分享一下格林斯潘對泡沫的看法。

  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其2007年出版的回憶錄《動蕩的年代:歷險新世界》中說道,“我們所面對的不是泡沫,而是小氣泡,許多區域的小氣泡,不會漲大到對整體經濟健康產生威脅的規模。”

  隨后,由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而引發的次貸危機席卷全球。格林斯潘的這番話被公開嘲笑過很多次。但正是由于美聯儲隨后推行了扭轉操作的貨幣政策,擁有強大韌性的美國經濟才得以度過此次危機,美國股市更是在其后屢次創出新高。

  我們也許應該放在更廣闊的時間段里審視每次危機。這么做的結果會讓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2008年爆發的次貸危機也不過是個小氣泡,只不過在它破滅的同時也連帶周圍的泡沫一同破滅,但未動搖美國經濟根基。

  A股市場成立時間雖然不長,但也經歷過幾次風云跌宕,A股市場仍頑強地挺了過來。中國經濟也是幾番沉浮,但到目前仍是經濟增速最快的經濟體。

  并不是所有的A股投資者或者機構被“泡沫論”嚇倒。比如活躍在A股市場的中外兩只投資風向標就不為所動,依然在A股市場精耕細作。

  當前A股市場有兩個公認的投資風向標,一個是以社保基金為代表的國內機構,另一個是以QFII為代表的境外資本。

  盡管社保基金已經有10個月沒有在A股新開賬戶了,但這并不妨礙其深耕A股。最近,社保基金將掘金行動鎖定在了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上,且盈利效果明顯。

  QFII則是已經連續41個月在A股開立新賬戶,目前的A股賬戶總數達到了876個。截至今年5月末,外匯局累計審批QFII額度為744.74億美元,較上月增加8.59億美元,獲批機構增至271家。

  社保基金和QFII是A股市場奉行價值投資理念的典型代表,它們的動作表明A股市場雖然有一些“氣泡”存在,但價值洼地范圍更廣。因此,它們沒有被外界的雜音所干擾,仍按照自己的既定原則在A股市場進行投資。

  最后,在A股市場震蕩中迷失方向的投資者應當捫心自問,你們是在進行價值投資還是在進行短期炒作。如果是前者,那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呢?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