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岐
陳文敏任港大副校長的事,既已否決,理應結束。不料,仍有人發起在港大校園進行「黑衣游行」,顯然是有人想「搞大件事」,「唯恐天下不亂」。就事論事,發起這一「黑衣游行」,評之為「居心險惡」,當不為過。是不是幕后又有什麼花旗牌的民主基金會在發揮「魔力」呢?在這個世界上,總是常常讓人見到「樹欲靜而風不止」的事。這是自然規律,同時也是社會規律。
表現未孚眾望
港大校務委員會以民主方式開會表決,結果以12比8的票數否決了對陳文敏的副校長任命。平心靜氣和實事求是地說,以陳文敏的學術水平和個人操守,否決任命體現了公平公正和顧及港大長遠發展利益的科學態度,這也是對社會向港大投入大量公共資源的負責任態度。假如耗費了大量公帑,教出一批「占中」分子、暴力分子、「港獨」分子,或是沒有誠信、不守信用、違反保密規定的學生,那不是太浪費太不值得了嗎?
客觀而言,否決陳文敏出任港大副校長,不但經由民主程序表決,「少數服從多數」,而且,理據也十分充分。例如,指出陳文敏沒有博士學位,極少引用學術文章。這都是事實,連吹捧陳文敏的反對派人士也無法辯駁。還有,港大法律學院的「研究評審工作」(RAE)只有46%研究項目獲評「國際卓越」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遠遠比不上中文大學法律學院的64%。這方面,擔任港大法律學院院長12年(由2002年至2014年)的陳文敏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做院長的表現已不孚眾望,可形容為「認真麻麻」,還有理由升任副校長嗎?
操守有所缺失
再看一看陳文敏的品格操守。陳文敏作為港大法律學院院長,在處理包括副教授、「占中發起人」之一的戴耀廷等人的接受「黑金」、「秘密捐款」問題上,顯然處事嚴重不當,且這些「秘密捐款」的來龍去脈,涉事人至今不肯坦白交代。戴耀廷更公然說這是「小事」,給人的印象是「恬不知恥」。陳文敏的身份是學者,但他對政治「興趣很大」,吸引政黨即反對派支持,從而導致港大的進一步分裂。其「罪」大矣!此外,陳文敏高調公開宣稱他是副校長的唯一候選人。這固然是事實,但作為「唯一候選人」本人,怎麼能自我宣揚或吹噓呢?這樣做明顯有失學者身份,也不符人之常情。不難由此推論,陳文敏的品格操守,要打上一連串的問號。可以肯定,陳文敏如此操守,實在并不適合擔任港大副校長。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本來就應該畫上句號,但反對派及陳文敏還不肯罷休,還要辯解,似乎希望有奇迹出現。例如:說否決是「政治決定」,「不排除北京干預」,又說陳文敏是榮譽資深大律師,且發動在港大校園內進行「黑衣游行」等等。總之,反對派「唯恐天下不亂」,還要拿陳文敏事件「做文章」,繼續其抗爭活動,以達「反中亂港」之目的。然而,會有「奇迹」出現嗎?反對派不論如何抗爭、搗亂,若說想要陳文敏的副校長任命「鹹魚翻生」,那就只能在夢中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