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潘錫堂
國民黨啟動「換柱」計劃、由黨主席朱立倫披挂上場,中常會已決議17日舉行臨時「全代會」作出決定。連日來這個消息為台灣政壇與選情投下震撼彈。究竟為何要「柱下、朱上」?邇來不少論者質疑其「正當性」不足,認為洪秀柱是走完黨內初選程序并獲得「全代會」正式推選為「總統」參選人,其正當性無懈可擊。問題是,近3個月以來洪的民意支持度始終未見起色,連帶影響黨提名立委參選人的選情,導致「換柱」傳聞不斷,迄洪拋出「終極統一說」,民調支持度更是跌跌不休,堪稱「壓垮駱駝最后一根稻草」,朱立倫驚覺國民黨選情之危殆,乃不得不迅速推動「柱下、朱上」,以免洪若選下去,國民黨將慘敗后難逃土崩瓦解之命運。
無可否認的,洪在最初黨內「天王」無人參與初選之下,勇於承擔重任并維持一定的局面,堪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終究受限於實力與條件,始終無法拉開落后蔡英文不小的民調支持度差距,長此以往,選到最后,結果恐將慘不忍睹。正因如此,在黨內大老與「天王」連戰、吳伯雄、吳敦義、王金平紛紛呼吁「黨的生存重於個人理念」、「有黨無我」、「大局重於誠信」之下,透過黨內臨時「全代會」此種機制來廢止洪的提名,并徵召朱參選,應可彌補所謂「正當性」不足的問題。
找到「正當性」的下台階
更何况黨秘書長李四川已公開向洪道歉,朱立倫也坦承洪的委屈;同一時間,標榜愛黨的洪也不考慮以法律途徑挑戰「換柱」的適法性,避免因此可能造成「雙輸」,反而改采與黨代表溝通尋求支持的柔性做法,并願尊重臨時「全代會」的決定,若是,洪則退選也不接受「改當副手」的決定。這意味着,洪已意識到若堅持選下去,黨內外情勢與選情之危殆,她將無法承擔后果,不如還是順着臨時「全代會」決定這個「勢」退選,既對支持者有所交代,又可顧全所堅守的信念價值,并能找到「正當性」的下台階。若此,則臨時「全代會」后,國民黨加緊整合、匯聚團結,提升選戰戰斗力,將可樂觀期待。
「換柱」對國民黨有利
由於當前正處「換柱」風暴,有的民調反映「柱下朱上」,蔡反而提升2%支持率;也有民調謂朱取代洪,只增5%支持率,對國民黨選情幫助不大。然而,臨時「全代會」前后,一旦安撫與整合成功,洪的支持者在大局為重下轉為支持朱,則朱、蔡之戰很容易形成藍綠對決局面,以朱的聲望與實力應可鞏固藍營至少40%的基本盤,屆時朱輸蔡之民調差距將可能在10%或10%以下,可謂朱、蔡仍有一搏的空間,朱雖不一定可逆轉勝,但可大幅縮小差距,更重要的是,可以拯救國民黨立委低迷的選情;雖不一定保住立院過半席次,但至少不至於掉到38席以下、接近崩盤之地步,這是可以確定的。
最后,則是「柱下朱上」對選情的影響,可分四方面:一是壓縮宋楚瑜參選的空間,宋不致退選,國親也很難有合作空間,但在朱蔡領軍兩大黨對決之下,宋的得票率可能會被排擠到如上次大選的2%左右,而親民黨的立委政黨門檻可能勉強維持5%,若過不了則將邊緣化;二是蔡不能再「躺着選」,民進黨上下同感受到威脅,蔡對「總統」選情不再信心滿滿謂一定勝選,也對立委選情不再像往昔誓言可望過半;三是美國與大陸開始感到2016兩項選舉深具競爭性且變數不少,選情不再一面倒、頗有「看頭」,更加促使美方願意「出手」介入台灣選舉并影響台灣選情,用以防制「台獨」的決心;四是可以保住國民黨不致再次因選舉大敗后土崩瓦解,而仍能在台灣政壇保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甚至即使國民黨此次未能勝選持續執政,也將在立院有效監督制衡民進黨,并讓國民黨2020年有徐圖再起的實力與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