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李長安:不要一聽到延遲退休就急眼

2015-10-16
来源:環球時報

  近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介紹“十二五”以來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成就時透露,一旦延遲退休改革方案經中央批準后,就將向社會公布。其具體做法將是通過小步慢走的方式,每年推遲幾個月,逐步推遲到合理的退休年齡。

  從官方的表態分析,基本上可以判定延遲退休政策已經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即將出臺并落地實施了。但從輿論反應來看,似乎反對者遠超贊成者,質疑聲響成一片。概括起來,這些質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延遲退休就是政府“與民爭利”,無非就是為了給養老保險基金“堵窟窿”;二是延遲退休只對少部分專業型人才有利,普通勞動者延退從經濟上來說根本“劃不來”,會造成社會不公;三是延遲退休會占用年輕人崗位,從而加劇就業壓力。

  網民們的擔憂從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應該說,延退政策之所以遲遲無法推出,也與一些媒體長期單向宣傳令輿論一邊倒有關。然而,事實真相究竟如何,恐怕還需要理性的判斷和分析。

  實事求是地說,政府并不存在著通過延遲退休“與民爭利”的動機。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保障民生的重要措施,其根本目的就是為廣大民眾的生活在退休后不至于因為收入降低而陷入困境。在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中,勞動者只需繳納其中的8%,而單位則需要再繳納20%。作為補充養老保險的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個人繳納的比例是4%,而單位還要再繳納4%。這樣才構成了全部退休金的基礎。而通過延遲退休的方式籌集養老金,似乎也比減持國有股或出售國有資產來給養老金“堵窟窿”要慢得多,可見延退只是緩解養老金潛在壓力的途徑之一。

  對普通勞動者來說,延遲退休在經濟上未必不劃算。試想:勞動者在崗的工資顯然要比退休時要高,多在崗幾年,收入自然要比早退休幾年要多。從實際來看,不少人都希望在退休后再返聘,其實就是通過“準在崗”的方式來再掙一份錢。另一種流行的謬誤則是“國家養老不如自己養老”,且不說散布者的計算方法存在著錯誤,僅靠自己養老就不能充分發揮養老金的共濟性質,也無法享受到國家和單位的補助。對于大多數勞動者來說,光靠自己“單打獨奏”而不要國家、單位和其他勞動者的共濟補助,這筆賬誰贏誰虧豈不是一目了然?事實上,在多繳多得、少繳少得的制度設計下,延遲退休實際上能使勞動者獲得更多的收入。而對愿意早退少拿的勞動者,延遲退休制度可奉行自愿原則。

  延遲退休也是應對“勞動力拐點”的必要之舉,有益于保持人口紅利。中國的勞動力拐點已經來臨。通過延遲退休能有效增加勞動力總量,擴大中國勞動力的比較優勢,而人口紅利的持續是中國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重要推力。經濟增長創造的崗位,遠比延遲退休帶來的崗位占用要多。

  一聽到延遲退休就紅眼的網民們不妨冷靜下來。從國家賬算到個人賬,延遲退休都是一件有利的事情。況且,過早退休帶來的社會問題遠比延遲退休可能引發的問題要多得多。只有趨利避害,在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挖掘更多的勞動力潛力,中國經濟穩增長、促民生的目標才能順利實現。(作者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