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預算案擴張性財策無可厚非

2016-03-02
来源:香港商報
  作者:李哲
 
  對於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一語評之可稱得上「無可厚非」,基本沒有什麼值得反對的理由,縱然世上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派糖對象有所不同
 
  試問,當下年度政府開支按年大增14%,還有民粹批評的餘地嗎?其中,社會福利的經常開支,名義上增13.4%,實質上也增7.4%,遠遠高於GDP增幅,難以言低。即使明年沒有公屋免租,但許多一次性紓困措施仍然延續,包括綜援、生果金、長生津等續發雙糧,以及寬減薪俸稅和差餉等,而更重要的是,作為恒常措施的免稅額,個人免稅額和供養父母免稅額都提高了10%,基本上月入1.1萬元都毋須交稅(尚未計及其他免稅額);如果單單少派一粒糖,就批評政府虧待基層市民,而漠視其他增甜措施,尤其那些恒常性的,這又會否嚴重地以偏概全、有失公允?
 
  的確,對比之前的派糖對象,今次確實有所不同,甲措施減而乙措施增,意味著公共資源由甲流向了乙,所以,甲感到傷害是情有可原的;不過,宏觀考慮,究竟應該單單考慮甲的利益,還是通盤考慮社會各界的利益呢?事實上,本港福利資源一直較多向基層傾斜,因此中產階層常常有所不滿,例如批評雙糧免租等等都是雙重福利、甚至是多重福利;現在作出一定程度的修正,又豈不合情合理?舉例言之,在不再延續公屋免租與寬減四季差餉之間,福利傾斜就由公屋轉移至私樓,這無疑是適切之舉,畢竟,當前市民一大不滿乃是樓價高昂,這就主要體現在私樓業主及租戶身上,公屋住戶絕對是完全免疫的;故此,為了紓緩高樓價影響,寬減差餉是對癥下藥,切中了當前的社會經濟問題。
 
  其實,究竟資源應該如何分配,正正就是制訂預算案的一大考慮因素。順得哥情失嫂意,本來在所難免;不過,如果過分強調某某之失、避談某某之得,則實在不能反映事實之全部。
 
  須引導市民留港消費
 
  換個角度看,14%的開支增幅,其實又是否略嫌太多?雖然,這仍不是一份「赤字預算」,可望實現110億盈餘,然而,在人口老化的長遠趨勢下,特別是經常性開支持續高速增長,則恐怕有損長遠財政健康。根據當局的中期預測,未來5年內香港便恐出現兩年赤字,幅度合共達500億之多,而財政儲備也將由相當於24個月政府開支,降至2020/2021年度的18個月,以GDP衡量的話則由相當於35.8%降至28.3%,即是未來公共財政狀況恐會惡化。
 
  然而,今次擴張性財策,還是有其必要。一方面,這既是一次性的,中期預測便料再下年度的開支增長將會降至1.1%,故此不虞帶來太大深遠影響。而更重要的是,在本港GDP增長及通脹前景均不明朗的前提下,加上歐洲、中國內地、以至其他外圍經濟也表現遜色,而聯匯之下香港又無自己的貨幣政策,故此只能通過財政政策來刺激內需、刺激經濟。而事實上,政府直接將錢交到市民手里還富於民,以及增加基建來創造就業等,而非好像QE般要間接地假手銀行擴大信貸,則無疑更有利資金流入實體經濟,「由下而上」地發揮提振效果。更何況,在開支大增14%后,這仍是一份「盈餘預算」,能夠非議的空間也就更小了。當然,箇中還有地方可以改善,例如怎樣引導市民留在本地消費,而非肥水流向別人田,等等。但必須釐清一點,就是正如QE一樣,這些刺激性及紓困性的派糖措施,遲早終有一天須退出。
 
  預算案很大程度是一個錢從何來、又往哪去的解決方案,涉及社會上每一分子的利益瓜葛。如何爭取社會的最大利益公約數,將餅造大之餘再將餅分好,今次預算案絕對合格有餘,值得大家支持。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