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23

供應側改革與以債轉股

2016-11-01
来源:香港商报网

  

  2008年爆發金融海嘯,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中國需要推出四萬億元基建計劃,令經濟從衰退恢復過來。中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先從金融海嘯衰退跳出來。但這四萬億元刺激經濟計劃,也帶來預計不到的問題。在2009年美國率先實行量化寬鬆,大量印鈔及買債,令到全球貨幣供應過剩。過剩的資金推高了股市及原材料,令到商品價格大幅上升。由2009年到2013年,商品價格經歷前所未有的大牛市。除了石油外,其他商品價格都創歷史新高。鐵,煤及有色金屬都升至歷史高位,帶來的是過分投資在資源、礦業等。原材料例如煤及鐵、銅等和礦業股升到歷史高位。到2014年問題開始浮現,幾年來的過分投資開發資源,資源開始供應過剩,商品價格由歷史高位回落。浮現的問題是存量過剩及產能過剩及企業槓桿過高。
 
  供應側改革解決工業困境
 
  2012年新屆政府上任,很快就要面對以往過分投資在資源產業帶來的經濟問題。簡單說明,現在傳統的資源產業,要面對三大問題:存量過多、產能過剩及企業槓桿過高。在改革開放首三十年,中國都以由上至下、大量固定資產投資及廉價勞工增加出口退稅等手段,以投資及出口解決經濟增長問題。
 
  自2013年開始,中國經濟增長明顯放慢,從10%降至今年的6.7%。同期內,出口增長大幅下跌,到今年9月份,以美元計出口大跌10%,以人民幣計算跌5.6%。外國直接投資FDI,在21世紀初年增長超過30%,到現今只有單位數字增長。主要發達國家因經濟衰退,令到中國出口訂單大減。加上中國工資大幅上升,勞工密集的工業例如紡織及製衣都遷往低勞工成本國家,例如印尼及孟加拉。中國傳統工業,例如煉鋼、水泥、玻璃等,經歷四年多的衰退,生產物價指數連跌53個月,到今年9月才回升0.1%。
 
  中央政府為了解決工業的困境,去年提出供應側改革。目的有三:去存貨、去產能及去槓桿,來解決傳統行業面產能過剩、存貨過多及企業負債過高的問題。在煤炭及鋼鐵行業,中央取締了很多生產技術落後規模細小的企業,大量壓縮產能,達到存貨減少的目標。很多小型煤礦及煉鋼廠被迫關閉,令到煤炭及鋼鐵行業提早達到去存貨及去產能的目標。
 
  股換債可有效解決銀行壞帳
 
  去存貨及去產能目標達到,中央必須解決最後一個辣手問題,就是去槓桿。怎樣幫負債過高的企業減少其負債,渡過難關,令到它們可以重拾正軌?法改委提出以股換債,解決企業負債過高的問題。很多企業因為商品價格下跌,經營陷入困境,不能有效率營運。法改委提出債權人以股換債,讓經營困難企業可以正常運作,從而可以為股東賺到回報及還債。
 
  在今年10月10日國務院發出《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換股權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視為化解企業債務問題及銀行壞帳問題的重要文件。《意見》規定股換債只適用於在短期經營出現問題的企業,不適用於一些沒有得救的僵屍企業,更不準許地方政府包底。在10月16日雲南錫業集團和建設銀行達成首個股換債的協議。建設銀行把50億元上市公司錫業股份(960.SZ)債轉換成上市公司15%股份。以10月26日的股價計算,建設銀行將以50億債換約32億元的股份,剃頭約36%。只要錫業股價從14元升至20元,建設銀行都可全身而退。股換債,是一個可行、務實、解決企業負債過高及銀行壞帳的有效方案。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逢周二刊出)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