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解決醫護不足 適當引入外援

2017-06-15
来源:香港商報

  港府昨公布醫療人力檢討報告,根據最新研究推算,本港多個醫護專業人手短缺會越來越嚴重,在2030年護士缺人最多,接近1700人,最差情况下欠2700多人;其次是醫生,欠缺約1000人,最差可能欠1500多人。牙醫、中醫、牙齒衛生員、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視光師及放射技師在2030年均出現短缺。而藥劑師和脊醫就有人手過剩問題。

  總體來說,在很長時間內,香港醫護人員供不應求,是不爭的事實,這也符合市民對看病難的切身體會,例如公立醫院常常人滿為患,動輒排隊數小時,急症室長期大擠塞,病人遲遲未獲安排上病房,有的專科門診新症輪候時間達到125星期,即需等候兩年半,而普通的手術也需等待數年的排期。資料顯示,每千名人口計算的持牌醫生數目,香港是1.8,澳門是2.2,新加坡是3.0,日本是2.3,本港顯然處於落后;護士人手也好不到哪里去,公立醫院病房里每位護士平均照顧12位病人,晚間更上升至1比24,跟其他已發展國家1比4至1比8的比例相距甚遠。

  人手不足的后果,是公院醫護多年來一直疲於奔命,超時工作,以有限人手應付無限的工作量;是工作壓力大增,容易出現紕漏失誤,導致嚴重醫療事故;是服務水平下降,病人的權益得不到基本保障,怨聲載道。更嚴峻的恐怕還在后頭,政府高達2000億元的10年醫院發展計劃,多個項目已經開展,隨着醫院陸續建成投入使用,公院系統未來需要應付本身的服務擴充,此外還面臨私家醫院不斷高薪挖角,導致人手持續流失的問題。隨着人口增加,特別是人口老齡化趨勢,長者看病需求、需要護理服務的時間是越來越多,未來醫療服務需求勢必有增無減,卻極可能面對空有醫院但缺人手的局面。

  增加醫護人手的問題迫在眉睫,如何解決?政府需在增加供應上下工夫,按醫療人員人力規劃和推算,配合不同專科未來的需求和發展,有針對性增加專業培訓名額。事實上,從2009年起,政府已三度增加本地大學醫科學額,并投入大量資源培養本地醫護人才,每年文憑試放榜,成績好的學生也願意加入醫科專業。然而,要培訓合資格的醫生和護士,需時頗長,目前看來培訓進度亦跟不上需求。面對人手捉襟見肘,已影響病人福祉,適當引入外援,吸引非本地培訓的醫療專業人員來港工作,以解燃眉之急,才最符合大眾利益。况且本港醫護薪金水平不俗,吸引海外專才應非難事。

  其實,本港要引入醫護外援,近年不是沒討論,但卻極為困難,可說是難越雷池半步,醫委會奉行保護主義,對欲來港執業的海外醫生諸多限制,成為問題的關鍵。早前提出的醫委會改革草案,既有利社會整體利益,又得到民意支持,就是因為「醫醫相衛」,被梁家騮議員一人拉倒,如此本地醫界利益凌駕市民利益,早已被社會詬病多時。如今眼看市民的醫療服務需求無法應付,增加醫護人手的問題還要再繼續拖拉下去嗎?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