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中國內地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行政會議成員、前金管局行政總裁任志剛昨日在網誌上表示,內地是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地方,在金融紀律上重視金融要服務經濟,這或許是內地在過去20年沒有給兩場金融風暴蹂躪的原因。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連接內地與全球市場,在金融事務上當不能松懈。他在網誌上分享聯繫匯率的軼事,貼上1983年公布聯繫匯率時的新聞稿,當年10月15日正是港英政府公布聯繫匯率制度的日子。
正如任志剛指出,金融文化的現象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全球合力才能作出改變。但西方國家的民主和資本主義制度,卻桎梏這個改變的出現。舉例說,美國總統特朗普身邊充斥著華爾街背景的智囊,很快便會知道,他會否再添一名擁有相同背景的人士,出任聯儲局主席。
金融應服務實體經濟
任志剛認為,西方應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為自己服務」的金融文化,回歸基本角色,服務經濟。他又指出,華爾街正在醞釀放寬金融市場監管的討論,例如因應2007至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而生的Dodd-Frank法案,正被考慮廢除,而不是要被加強。他重申,金融業的文化需要作出改變,要服務實體經濟,盡管他對於短期內出現迅速變改并不樂觀。
此外,任志剛在最新的網誌中貼上1983年10月15日的政府新聞稿照片,題為「財政司發表聲明全文」,闡述政府為穩定港元匯率采取的措施。1983年時任政務官的任志剛,正好參與了制訂聯繫匯率制度,以應對當時由中英談判引發的港元危機。其后於1991年,他獲委任為香港外匯基金管理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