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港工業總會主席 葉中賢
財政司司長於二月底發布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主打「穩經濟、紓民困」。除了一系列的企業支援措施,政府亦在推動環保產業方面不遺餘力,包括向「回收基金」增撥10億元並延長申請期至2027年、預告推出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等,加上稍早前公布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訂下「零廢堆填」及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均可見政府對環保工作的決心。
工總一直積極提倡發展本地環保回收工業,配合政府的長遠規劃,不但為香港紓緩堆填壓力,亦讓垃圾得以重生,成為有價值的產品和材料作內銷及出口。近年,外地廢料進口的規例愈來愈嚴格,處理垃圾的責任不能再假手於人,完善香港資源循環鏈,發展本地回收工業可謂迫在眉睫。
垃圾徵費是資源循環第一步
根據環保署統計,2019年香港產生的都巿固體廢物中,只有29%被回收循環再造,而當中更只有12%在本地進行。由於外圍回收價格影響,垃圾出口無利可圖,故近年的回收量亦呈下跌趨勢,令人憂慮。宏觀而言,資源循環產業鏈環環相扣,政府必須打通政策關節,理順脈絡,巿民和業界方有參與的空間。其實,「垃圾徵費」可說是資源循環的第一步。綜觀世界各地的經驗,按「用者自付」原則引入適量的「垃圾徵費」作經濟誘因,是現時最為行之有效的方式,推動巿民和業界減少使用和出售不可回收的物品或包裝,增加分類回收的意欲。當垃圾被妥善回收,回收業界方能把握機遇,在港建設下游的轉廢為材工業,逐步完善循環經濟的本地產業鏈。
以筆者的觀察,政府2005年開始籌備「垃圾徵費」立法時,業界和巿民起初甚為抗拒,但經過長期以來的政策解說、普及教育,以至社區回收配套愈來愈完善,巿民和業界已逐漸接納政府方案。執筆之時,立法會正就「垃圾徵費」條例草案作討論,業界懇切期望議員盡快通過草案及落實立法,讓香港向資源循環經濟踏出關鍵一步。
再工業化重要支柱
在資源循環產業鏈中,工業界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香港廠商巿場觸覺敏銳,靈活變通,早已看通環保回收工業有龐大發展空間;只要政府能適當地以政策配合,回收工業將可百花齊放,助香港大大增加廢料處理的容量,甚至成為經濟新增長點。
然而,在香港發展環保工業,最大掣肘必然是土地問題。香港大型工業用地一直供不應求,阻礙業界投資高增值回收工業或引入新技術。政府位於屯門的環保園,以優惠租金提供予回收企業設立生產線,現時每年處理超過18萬噸回收物料;可惜自2007年投入運作起,園區已經接近飽和,令不少有意參與的企業望門興嘆。
工總期望政府能在新發展區增撥土地加建環保園區,讓環保工業能助政府一臂之力,攜手解決香港固體廢物處理的問題,扶植高增值環保工業,使之成為香港「再工業化」的重要支柱,為下一代創造多元就業機會,為香港未來經濟開創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