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西 > 特别报道

贵港振兴西江龙头大港

2015-05-15
来源:香港商报网

  

「贵港贵港,贵在有港,福在西江」,这是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对贵港的评价,也指明了贵港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为广西水陆联运的交通枢纽,近年来贵港市大力推进水公铁联运,构建低成本、低能耗的立体物流通道,使港口吞吐量一路「飘红」,跻身全国内河十强港。「贵港以港而名、因港而兴,将来必定由港而强。」贵港市委书记王可指出,贵港要发挥优势、加快发展,一定要把港的文章做好,把江的文章做足,把区位和交通优势发挥到极致,大力推进港口、产业、城镇互动发展,按照港口和园区、路网和信息网、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点、线、面」同时推动、相互促进的思路,力推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建设。香港商报记者蔡宁李鹏飞

  打造华南最大内河港

  千里西江,出云贵、经粤桂,匯流奔腾入海,自古就是中国西南出海水路大通道。近年来,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正以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为着力点,加快建成通往珠叁角的高等级水路、快速铁路通道和高速公路网,形成价廉、畅通、高效的运输大动脉,让西江黄金水道流金淌银。

  成立于1996年的地级市贵港,正处于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心臟」位置,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联通东南亚,具有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优势。贵港辖内五个县区市均依江而建,西江上游主干流流经全市达287.6公里,通航能力均在2000吨级以上,是广西水陆联运的交通枢纽,也是大西南地区东向出海的便捷通道。

  虽然贵港建市晚、基础弱,但贵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明确了「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奋斗目标,制定并全面实施港口、园区、城市互动发展战略,全市的建设和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2012年至2014年,贵港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了「叁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着力推进港口、园区、城建、农业、民生等重点领域工作,贵港港现代内河大港的优势进一步巩固。

  坐实黄金水道半壁江山

  以港口建设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尤为抢眼。码头泊位布局多,5个县市区均布局有码头泊位,全市共建成码头泊位159个,其中2000吨级以上泊位有28个。贵港港货物吞吐能力、吞吐量分别占广西内河的52.4%、48.4%,全港年吞吐能力为4853万吨和25万标準箱。

  与此同时,贵港运力突飞勐进。已有跨省水运企业113家,船舶2982艘,运力367万载重吨,占广西内河船舶运力总量的66.4%;年造船能力120万载重吨,占广西内河造船量的70%以上。班轮航线发展好,已开辟贵港至香港、澳门两条外贸水运线,开通了至广州、深圳、南沙、香港等地的定期班轮。

  经过叁年的努力,贵港港已经成为连接西南、华南千里西江的最大枢纽港。2014年贵港港货物吞吐量已突破5000万吨,同比增长6.98%,坐实亿吨黄金水道的半壁江山。目前西江黄金水道贵港段可利用的107公里岸线中,只开发了16公里,未来依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以现代物流赢港口之争

  2014年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吹响号角,贵港市列入大会战的项目共有15项,总投资额达377亿元,是西江经济带城市中涉及项目最多、投资额最大的地市。「自治区本级将在2015年安排7亿元专项资金,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大会战166个重大项目,加快打通西江黄金水道经脉,打造快速互联互通交通体系,这对于贵港来说是难得的机遇。」王可指出。

  未来港口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在码头等级和规模上的竞争,更是在物流体系上的竞争。除了大力发展港口基础建设,贵港市也在积极推进水公铁联运,低成本、低能耗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2015年4月,贵港至梧州、贵港至来宾高速路建成通车,柳州至梧州(贵港段)、贵港至合浦、贵港至隆安高速路正在加快建设,贵港已形成叁横两纵的高速公路网,加上已经通车运营的南广高速铁路,贵港将成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县县通高等级航道」交通便捷城市。

  王可注意到,随着这一立体交通网络的建成,车站人潮拥挤、大包小包的景象有所改观:一是旅客井然有序,二是手提箱取代了大包小包,叁是年轻人增多。「这些现象说明交通物流的便捷拓展了贵港对外开放合作的频度和层次,不仅局限于日常出行,年轻人外出工作、商务出行的比例增加,手提箱里是资金、信息、技术的流动。」

  工业集群中转港变货源港

  随着西江黄金水道辐射、聚集效应的日渐凸显,贵港港迅速从「中转港」变身为「货源港」。过去长年是云贵川的煤炭、化肥、钢材等大宗货物转运珠叁角地区出海的中转港,中转货物占了贵港吞吐量的70%以上,而如今货物吞吐量中90%是本地货物。这一转变不仅意味着贵港当地的经济已风生水起,而且藉助于港口和航道的便利,其他相关产业「沾了光」,也得到快速发展。低廉的水运成本、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和日臻完善的港口设施,吸引了中国华电、中国华润、台湾水泥、印尼爱凯尔等一批海内外知名企业落户贵港,带动了一批东部地区电子、服装、化工、建材等项目相继落户,工业产业集群效应初显。航道畅通了,企业进驻了,如何切实带动本地产业做大做强?本着「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均衡发展」的塬则,贵港的「掌舵人」挥动大手笔,着手大布局为使港口与园区有机结合,贵港提出「前港后厂、前港后园、前港后市」的发展模式,在沿江规划布局建材、冶金、电力、船舶修造、生物科技、食品等优势产业,在港南、覃塘、桂平、平南和港北分别建设了江南产业园、覃塘产业园、桂平长安产业园、平南临江产业园、西江循环经济产业园5大重点园区,以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集聚带动作用,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新高地。「深入实施港口、园区、城市互动发展战略以来,园区经济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据王可介绍,沿江布局的5个产业园区定位更加明晰,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开工建设了年利税达17亿元的粤桂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了165万平方米标準厂房,华晟木业、西江重工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建材、船舶修造、电力能源、食品加工等临港产业初具规模,打造「百亿产业带、亿元企业群」指日可待。拟申报西江保税区此外,贵港市以郁水作业区为基础,码头后方规划4.19平方公里作为申报广西贵港西江综合保税区项目用地。目前,已投入10多亿元开展土地平整和道路、水电、通讯、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20万平方米的出口加工区标準厂房,已有总投资55亿元人民币的科力智慧科技产业城等3个外向型大项目签约入区。「我们正积极做好贵港西江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工作和相关基础工作。这个保税区建成后,将加速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使贵港成为面向西南地区、港澳台地区和珠叁角地区的西江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範基地和加工贸易基地,对形成广西沿海、沿边和沿江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王可称。

  建设粤港澳菜篮子

  「一方面我们说工业强市、工业致富,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对贵港来说同样意义重大,它是贵港作为后发地区赶超跨越的必经之途,而且对于建设美丽广西、保护生态环境也是重要环节。」王可指出。广西的地域特徵被描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贵港就是这一分田的重要代表。作为一个农业大市,贵港土地平坦连片,土层深厚肥沃、水利灌溉得天独厚、温光水土的协调性极佳,是广西重要的粮食、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和家禽、畜牧、鱼养殖基地,有「广西粮仓」、「鱼米之乡」美誉。老天爷赏饭吃也得经营得当。王可表示,对于贵港今后的农业发展,主要从叁方面布局:一是积极推进水田「以小併大」土地流转,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要重点推进农业品牌和现代农业示範区建设;叁是通过引入大型农业企业或食品工业协会等组织,积极发展与南宁、广州、深圳等城市生活相配套的特色农业。加速推进土地流转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和引导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集中。规模农业经营主体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标準化生产,建立从餐桌到田头的质量追溯制度,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範区要想把现代农业这齣戏唱得有声有色,光搭好台子还不够,关键是请来一众「好角」压轴。推进农业品牌和现代农业示範区建设,是推动贵港现代农业发展的应有之义。2014年底,贵港市港北区凭藉优越的地理条件及发达的产业化、机械化发展水平,获得广西惟一一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去年6月,覃塘区莲藕产业(核心)示範区列入自治区20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範区,在此基础上,贵港市又增加组织创建平南县大玉余甘果保健产业示範区等10个示範区。一幅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的现代农业聚合发展画卷,正在贵港大地铺展开来。结合自身优势,贵港培育形成了一大批在区内外享有名气的特色农业,如优质谷、优质桑蚕等。在特色养殖方面,黄沙鳖、肉鸽等都是贵港的龙头品种,贵港黄沙鳖占广西产量的70%,也是广西最大的肉鸽养殖基地。「下一步要瞄準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利用地域接近、交通便利的优势,将示範区建设为珠叁角的副食加工基地和果蔬粮食基地。」王可如是表示。

  江上谋发展功夫在岸边

  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成功範例并不多,贵港如何避免港产、产城、港城「两张皮,难相生」的现象?从「两张皮」到「一盘棋」,关键在规划。起步阶段必须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把港、产、城这叁匹骏马合理地套在一架马车上,让其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而不是各自为政。新一届贵港党委、政府将互动融合的过程分为叁个阶段,起步阶段是以港聚产,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临港产业,夯实发展根基;在跨越阶段是以产兴城,努力强化软件服务能力建设,发展新兴主导产业,实现量的积累;在提升阶段是以城育港,努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实现质的提升。叁个阶段并非绝对分割,而是叠加融合併互为促进,坚持「点、线、面」同时推动。「点」就是港口和园区,「线」就是路网和信息网,「面」就是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按照一个港口服务一个园区带动一个城区的模式,抓点联线带面,实现「单一港口城市」向「港产城深度融合」转变,形成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育港,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把贵港打造成为珠江-西江流域的生产配送中心、生活配套基地和区域性航运枢纽。规划的过程也是选择,要选择一条适合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其中产业是关键。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贵港选择了重点打造适合港口发展的现代物流、现代制造、食品加工、循环经济等产业。港口城市不同于一般工业城市,流动人口多、水陆链接紧密,因此贵港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也格外重视文化、休镕等服务业的发展,特别重视水陆空的立体物流网络的构建。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能做「甩手掌柜」,也不能做「千手观音」。一方面夯实园区的基础条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和便捷的物流设施,营造宽松、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同时进一步简政放权,对政务实行「正面清单制」管理,最大程度降低企业营运成本,方可将贵港打造为临港工业发展的政策「洼地」。

[责任编辑:徐瑩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