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6

大山里的苗家美食 雷山魚醬臘魚鮮

2015-01-26
来源:香港商報

糯米稻花魚

  【香港商報網訊】在黔東南州雷山縣大塘鎮橋港村,當地苗族千百年來流傳著一道美食--魚醬。作為傳統調味品,魚醬有酸、甜、鹹、香的獨特風味,炒菜或煮火鍋時放入,菜餚特別鮮美,還能增食慾、健胃。雷山魚醬美味誘人,在當地有「好客才拿魚醬待」的說法。香港商報記者黃慶松 通訊員 李雪

  苗家特有秘方炮制的雷山魚醬,魚肉的醬香和紅辣椒相輔相成,在時間的沉澱下慢慢發酵,幻變出不可復制的美味,色澤誘人、芳香四溢、魚香味濃,一小勺足以讓任何菜餚變得美味。而用於烹制魚香味型的菜餚,更是錦上添花。

  據橋港村老人講,魚醬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發明魚醬的老人叫茍當(苗名),一次他到河里捕魚中,捕得魚太多,一時吃不完,於是他就把新鮮的活魚和辣椒用黃泥和牛糞攪合密封在一個壇子里,然后把壇子埋在一個牆角里,幾個月過去了,他好像也忘記了這件事。一個大雨天,無法去田間干活,他想起來了那壇魚,本以為魚早已惡臭腐爛,但打開后卻香氣四溢,壇子里的魚有的已融化成醬,辣椒和被醬化的魚汁,有點透亮有點黑,於是他就取名稱「魚醬」。橋港村的魚醬就這樣誕生了。

  爬巖魚釀制絕味魚醬

  以前,魚醬酸是苗家富貴的象徵。制作魚醬酸費時又費力,許多村民都不願制作。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中最主要的原料--爬巖魚產量極低又不好捕捉。窮人沒人花功夫去捉,只有富庶人家才有閒心去弄這東西。

  「在我們橋港村,魚醬是村里大家最喜歡的東西,也看作是家里最珍貴的東西,往往家里來了最好的客人,我們才拿來吃,在我們村的人都愛講一句話--沒有魚醬,鍋里的湯沒人舀,加點魚醬,鍋里的湯全喝光。」70多歲的老支書李應榮說。

  爬巖魚是橋港村附近一條名叫「大河」的常流河的特產。夏秋之際,此魚相對較多。爬巖魚最大不過小拇指粗、長約5厘米,一人一天最多捕上1斤多。此外,在捕捉爬巖魚時捕到的草鞋蟲、小河蝦、蝌蚪等,也是制作魚醬酸不可少的原料。

  爬巖魚捕回后洗凈剁碎,將在草木灰中烤好的乾辣椒剁碎,再配上薑米、甜酒、鹽等,置放於壇中,用草木灰封壇,即完成制作。「封壇不用水而用草木灰,這是苗族祖輩傳下來的規矩。」半個月后,魚醬酸就可以取出食用了。其食用只有兩種方式:一是將青椒剁碎炒熟,放上一小勺魚醬酸,再放水煮沸后取出,食客用筷子夾一丁點入口,食慾大增;二是佐以豬肉火鍋,不但下飯,還可以解肥膩。

  「味辣、清香、增食慾,是魚醬酸獨特的食用功效。」李紹權說,此物老少皆宜,當佐料煮什麼都好吃,一家只要做一壇(約五六斤),就可以食用一年。雷山魚醬有著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能,對於常年在濕潤山林里生活的苗家人來說是極好的祛濕法寶。

  佐酒絕配糯米稻花魚

  橋港村另一道美味--醃魚,選用半斤左右重的稻田鯉魚。制作方法是先將魚剖開去雜,用木炭火烤半天去除些許水分后,將甜酒、鹽、辣椒麵、木薑子、生薑、花椒等拌好,一團塞進魚肚中,再用糯米草纏繞魚身幾圈捆緊、挨個碼好,放進壇中醃制發酵。一個月后取出食用,可以油炸、蒸或生吃。醃魚的口感為半酸半甜、清香撲鼻、回味無盡,是一道下飯、下酒的絕佳佐食。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