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現今治國,要以道為常,以法為本。治國要以道。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韓非子說,天下有常道。萬物有存有亡,忽生忽死,這不能叫常道,只有那個與天地的開創一起產生,到天地消散時仍然可以不死的,才能叫常道。這個「道」,在韓非子這里就是「法」。韓非子精通道家,他非常巧妙地將老子的「道」變成了君王治理天下的普遍法則——法。他在《解老》這篇文章中淋灕盡致地稱頌這治國之道。
「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維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恆其光,五常得之以常其位,列星得之以端其行,四時得之以御其變氣,軒轅得之以擅四方,赤松得之與天地統,聖人得之以成文章。道,與堯舜俱智,與接輿俱狂,與桀、紂俱滅,與湯、武俱昌。以為近乎?游於四極;以為遠乎?常在吾側;以為暗乎?其光昭昭;以為明乎?其物冥冥。而功成天地,和化雷霆,宇內之物,恃之以成。凡道之情,不制不形,柔弱隨時,與理相應。萬物得之以死,得之以生;萬事得之以敗,得之以成。道譬諸若水,溺者多飲之即死,渴者適飲之即生。譬之若劍戟,愚人以行忿則禍生,聖人以誅暴則福成。故得之以死,得之以生,得之以敗,得之以成。」
「道,它遨游在天際,也沉潛在心底;它是那麼明亮,又是那麼幽深;它成就天地,孕育雷霆,天地萬物,依它而生。道是多麼玄妙悠遠,是天地人普遍運行的法則。」道是萬物之理的總匯,法是萬事之理的總綱,韓非子一再疾呼,一統天下的明君,要識大體,要走大道。什麼是治國之大體?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雲布風動。觀察所得是什麼?那就是「寄治亂於法術,托是非於賞罰,屬輕重於權衡」,如此治國,才能達到「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樸不散,心無結怨,口無煩言」的境界。有人說,按法律條文來辦事,太繁瑣了,太慢了,還不如現場拍板快。那麼,到底依法辦事,是慢還是快呢?韓非子講了一個故事。齊景公在渤海邊游玩,有驛使快馬來報,說:「大王,快,晏嬰病得很重,快要死了,恐怕您趕不上見他最后一面了!」景公立刻起身,一會兒,又有人快馬來報。景公說:「趕快套上千里馬拉的車,叫馬車官韓樞駕車。」才跑了幾百步,景公認為韓樞趕得不快,奪過韁繩,代他駕車,又跑了幾百步路,景公認為馬跑得不快,就乾脆下車,自己向前奔跑。對千里馬的速度和車馬官韓樞這樣高超的駕馭本領,齊景公竟會認為不如自己下車跑得快,這是多麼糊涂。韓非子對秦王說,「治強生於法,弱亂生於阿。」國家的強盛是因為依法辦事,國家的衰弱和動亂是因為不依法辦事。有了法,「善之生如春,惡之死如秋」。如果放棄了法,而按主觀意志來辦事,就是堯舜再世,也沒法治國。
韓望喜,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候任外交官,長期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兩次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著有《善與美的人性》、《人文頌》等。中央電視臺理論專題片《道德的力量》的主要撰稿人之一,《深圳市民行為道德規範》的主要執筆人之一。自2005年起兼任深圳電臺新聞頻率FM 89.8《希望對話》欄目的嘉賓主持,講述先秦諸子超過300講。2014年中華書局出版《韓望喜正解中華經典》。韓望喜個人網站:www.hanwang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