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0

方言、官話和翻譯:朝堂之上 鸡同鴨講

2015-06-23
来源:香港商报

  現代中國因為推行了國語,人們可以在同一個語言平臺上進行交流,方言對大眾交流的影響正在弱化。在古代,中國的疆域之內有著多種民族語言,而漢語更是一種多方言的語言。「吳楚則時傷輕淺,燕趙則多涉重濁,秦隴則去聲為入,梁益則平聲似去」,真是南腔北調,雞同鴨講。交流是建立在某一共同平臺上的,現在的國語就是一種共同語。共同語在古代稱之為「雅言」、「通語」,「雅」訓為「正」,「雅」和「夏」兩字古音相通,雅言就是夏言,西周王都一帶是夏地,王都之音被認為是正音,所以夏地的語言就成了當時的通用語。

  「官話」這個稱謂,一直到明代才出現。顧名思義,「官話」是指官吏所說的話,也是一種共同語。自從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諸侯」,一統天下,朝廷內執事官員的地域情況就比秦以前諸侯國時更為復雜,東西南北各地都有,若各地官員都使用自己的方言議論朝政大事,那勢必無法溝通,國家將衰亡於旦夕之間。滿族皇帝雍正聽不懂福建、廣東省官員的方言,於是頒布政令,設立「正音書院」,任聘「正音教職」,教授官話,於是官話開始有了朝民間普及的趨勢。然而這場運動效果不是很顯著,清末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召見地方官員時,為了溝通方便,不得不打破歷來關於「室內除了軍機大臣以外不得有镕雜人等」的規矩,允許從領侍衛內大臣中挑選一人隨同朝見,以充當翻譯。中國歷朝歷代都設有專人專職或專門機構從事翻譯工作。僅就官職而言,周代有「寄」、「象」、「譯」等,秦漢時期有「九譯令」、「譯官令」、「譯官丞」,南北朝有「譯令史」;隋唐時期設定「通事舌人」,宋遼金時期分別有「潤文史」、「譯史」、「通事」,元朝設「怯里馬赤」(蒙古語,指口語翻譯),明朝有「譯字生」;清朝設「通譯官」。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元朝的統治者整體上的漢文化水平不高。元朝大臣需要給皇帝講解漢文典籍,講解時往往用當時口語逐詞逐句翻譯。隨著清朝的國門被外國殖民者打開,西方列強紛紛涌入中國。為了交流的需要,也為了了解西方,大清王朝開始設立翻譯學館和翻譯機構,培養人才學習各種外國語言,充當翻譯。1862年,京師同文館成立,先后設立了英文館、法文館、俄文館、德文館。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