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別裝了!細數五個“偽理財”行為

2015-08-25
来源:嘉豐瑞德

  如今,理財已經進入大眾視野,成為人們一種積攢財富的有效方式,在全民理財熱潮之下也不乏有一些裝腔作勢玩弄著“理財”的人。

  那么,什么是“偽理財”呢?就是指采取毫無效果或是見效甚微的理財方式混在“理財隊伍”之中,自以為能夠發家致富賺大錢,其實呢也不過“白費了力氣還不討好”,最終什么也收獲不了。對此,國內知名第三方理財機構嘉豐瑞德的理財師盤點了理財中的一些人的“偽理財”行為,來看看你有沒有吧?

  行為一:理財“為了記賬而記賬“

  有些人“為了記賬而記賬”,只知道一味地將每天的各項開支記錄下來,完全不會去分門別類仔細羅列,也不會定期查看賬本進行總結,這類人記的就是流水賬。通過流水賬來自認為自己理財了,其實根本就沒有什么成效,這就叫自欺欺人。

  理財者如果不去重視記賬這項工作,僅僅只是為了完成工作而求“心安理得”,那么建議還是別白費功夫了!那么,對于正確的記賬方法,嘉豐瑞德理財師認為要有規劃地記錄開支,將各項消費支出都羅列清楚,比如飲食類消費為多少?服飾類消費為多少?而近期的交通費又如何?然后以周或者月作為一個周期,及時反思近期的消費情況,查找出賬本中那些沒必要的支出,并在下一周期進行消費結構的調整,這樣才能夠“精益求精”,在精打細算的生活中有效地節省資金。

  行為二:理財愛“喜新厭舊”

  有些人就是屬于特別“耐不住”寂寞型的,喜歡不斷嘗試新鮮事物而不愿意“吊死在一棵樹上”,因此這類人在理財方面就不能夠堅持長期投資,偏愛短期,并且一旦發現新型投資方式果斷拋棄舊的,“喜新厭舊”在這類人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不過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一般而言,投資期限越長收益率才會越高。而且像這種喜新厭舊的“偽理財”行為還很容易踩到“雷區”,因為新型的投資理財方式畢竟還沒有經過前人的投資試驗,這種方式是否真的能夠高效“生錢”也不得而知,所以理財者極容易虧損錢財,得不償失。嘉豐瑞德理財師建議“收不住心”的理財者可抽取30%-40%的資金強制進行穩健投資,配置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這樣,就算將剩余資金進行“花樣”投資,那么即使虧損巨資至少也不會面臨傾家蕩產的威脅。

  行為三:理財是“不懂裝懂”

  總有這樣一些人自詡為“理財達人”,表面上倒是裝作一副“啥都懂”的樣子,事實上對理財根本就沒有進行過深入學習,在沒有熟練掌握相關技巧的前提下就貿然投資,實際上卻只知道一味跟風,盲目追求他人的投資,這就叫“不懂裝懂”。嘉豐瑞德理財師分析認為,這種“偽理財”行為完全是出于虛榮心,不管是因為擔心自己拙劣的“菜鳥”技巧被他人嘲笑,還是喜歡享受眾人的崇拜目光,這種行為不可取。在理財方面,如果理財者不能夠很好地把控投資決策,那么也可以尋求財富管理機構的幫助,憑借專家團隊科學的數據分析為理財者提供最全面最合適的理財方案。當然,個人的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俗話說“笨鳥先飛”、“勤能補拙”,認真鉆研投資理財知識,增強個人的實際“戰斗力”,方能開創燦爛的財富人生。

  行為四:理財“依葫蘆畫瓢“

  “依葫蘆畫瓢“,說的是一些理財者,由于自己對理財不懂,但又眼紅別人能通過投資理財讓錢生錢,于是便刻板地照搬別人的投資方法和投資策略,還高興地認為自己找到通往財富的捷徑。實際上,這樣的理財者已離財富越來越遠。為什么?因為如果理財者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和策略,照搬別人的,就很可能會產生完全相反的結果,就好比信托理財產品一般都是100萬元的投資門檻,若只有10萬元投資本金,非得借錢做跟著他人投資,那就是自不量力了,一來理財者必須承受一定的投資理財風險;二來,也是最關鍵的,理財者會承受很大的精神壓力,畢竟是借錢做投資,一旦失敗,必將欠下很多債,甚至一輩子都還不完。所以,理財不可“依葫蘆畫瓢“,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案和投資策略才是正確的的。

  行為五:理財“無目標和規劃”

  理財有了目標和規劃,才能夠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也才能夠明確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應該如何走穩每一步。但是卻有不少人忽視制定理財目標和規劃的重要性,在理財過程中就會像無頭蒼蠅一般“亂撞”,喜歡看心情“點兵點將”,隨便嘗試投資理財的方式,這種毫無目標,毫無規劃的“偽理財”行為不僅對財富的增加毫無作用,而且還有可能“迷迷糊糊”地掉入金融陷阱,導致損失慘重。如果你有此行為,嘉豐瑞德理財師建議應盡早規劃理財,樹立合適的財富目標,制定人生每階段的理財目標和執行方案,也是每位理財者收獲財富的重要前提。

  別裝了!以上五個“偽理財”行為,你有嗎?若有,趕緊改正吧。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