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1

多年制裁下的伊朗有多慘?

2016-01-24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岑少宇

  “若即若離若隱若現”,“忽熱忽冷忽近忽遠”。SHE在歌里是這樣形容“波斯貓”的,如果用來形容一年來美國與伊朗的關系,倒是頗有幾分神韻。

  美伊關系緩和,伊核問題談判成功,但是兩國國內都傳出保守勢力的警告甚至是抨擊。美國解除與核問題相關的制裁,可沒多久,又因為伊朗導彈試驗施加新制裁。伊朗扣押美軍艦船人員后,雙方迅速溝通使人員獲釋,卻因為美軍跪地投降的視頻再打口水仗……

  人們不禁擔心,伊朗解除制裁后的前景會受到影響嗎?伊朗在解禁后會真的有大變化嗎?

  唉,制裁來制裁去的,伊朗人又不是被嚇大的,他們被制裁的經驗,可豐富著呢。波斯貓被捆綁的那些事兒,還是從頭講起吧。

  制裁,用政變“解決”

  自19世紀起,波斯成了英俄兩國的半殖民地。德國的再次崛起可能讓巴列維王朝開創者禮薩·汗看到了對抗英國和蘇聯的希望,他便采取了親德政策。但這只是看上去很美,德國與伊朗是真正的“千里之外”,戰爭年代“或許不該太遙遠地相愛”。小胡子剛剛對蘇聯下手,大胡子就和英國人出兵把伊朗“嘿嘿嘿”了。

  二戰結束,伊朗人又看到了希望,但蘇聯不斷搞分裂,英國則不愿放棄石油,美國人知道這是好機會,果斷站到伊朗一邊。即使高傲如伊朗人,上上下下也都感激涕零。

  在美國的干預下,英國派出的軍艦沒有打伊朗,伊朗就“放心”地搶回油田,兩國斷交。可伊朗當時畢竟是只弱雞,英國獅子雖然瘦癟了,用制裁封鎖等手段,還是輕松愉快地拍下了一地雞毛。

  這是伊朗第一次遭遇“制裁”這種現代武器--廢話,之前是半殖民地,英國哪需要制裁它。伊朗人抓著油田也沒用,賣油無門,石油工業一年就癱了,波斯貓瞬間變成三腳貓。

  關鍵時刻,“人類救星”又出手了。別naive,美國當然不可能派艦隊為油船護航,和英國人杠正面神馬的。美英一合計,現在打冷戰啊,要是伊朗真崩了,豈不是讓蘇聯人趁虛而入,不如把反英的首相推翻了吧。巴列維國王默許了。

  也許是美國剛成為老大,經驗不足,本來是指導一下“宮廷政變”的小事,結果出了亂子,國王衛隊沒有第一時間拿下首相,連國王都被迫倉皇出逃。中情局只好親自出手,散發國王詔書副本,出錢組織示威游行,為反首相的軍隊提供武器,搞了6天,才把屁屁擦干凈。

  國王回伊朗后,徹底倒向美國,并照顧英國的石油利益,首次制裁自然就解決了。

  從基友變仇敵

  巴列維國王在美國支持下,設立秘密警察機構國家安全局(即“薩瓦克”),實行獨裁專制統治,逮捕政治上的反對派和宗教上層人士,君主立憲制名存實亡。

  他過于激進地推行“自由化”和“世俗化”的政策,還逮捕、驅逐霍梅尼,得罪了宗教界和大量信眾。

  雖然實行了“白色革命”,進行土改、發展工業等,1968-1978年GDP平均年增長速度超過16%,人均國民產值從1960-1961年度的160美元躍增為1977-1978年度的2250美元,但普通人沒有得到多少好處。

  1973年,國際油價大漲,伊朗每年的石油收入從40億美元猛增200多億美元,搖身一變成了債權國。同時,物價飛漲,貨幣貶值,嚴重影響民眾生活。

  巴列維還大量采購先進武器,美國由于陷入越戰泥潭,樂得武裝一個“中東警察”抵御蘇聯,連F-14都愿意賣。美國駐伊朗的軍事顧問團總部每周要接待30多批武器商。1976年,伊朗國防支出近90億美元,居當年世界第七位,成為海灣第一軍事大國。

  巴列維就這樣做著“第三波斯帝國”的美夢,還希望成為“世界第五”工業國--不說別的西方國家,光“五常”和德日,你就要“淘汰”三個,你咋不上天呢?

  夢說醒就醒。霍梅尼兒子猝死引發了革命,美國反應遲緩,最終只能放棄巴列維,迫使其下臺。伊朗新政府要引渡巴列維,美國又舍不得了,徹底得罪了伊朗民眾。

  嗯……美國支持獨裁者,再放棄,最后又撿回來的戲碼,咱中國人還是很熟悉的。巴列維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結果,1979年11月4日,伊朗學生占領美國大使館,66名使館人員成了人質。美國隨后逐步開始制裁伊朗:中止軍事合作,凍結伊朗在美國的官方資產;停止同伊朗的石油貿易;斷交;實行經濟制裁,雙邊貿易基本局限在食品、藥品、零配件和……掛毯。

  美國在伊朗也真是點兒背,想要營救人質,卻因為沙漠風暴而破產,撤退時,一架直升機與一架運輸機相撞墜毀,8名美國軍人陣亡。霸王硬上弓不行,只好繼續綁著波斯貓。

  不久,兩伊戰爭爆發,美伊最終談判成功,伊朗釋放人質,美國解凍了部分資產,但經濟制裁仍在繼續。

  可是也有漏洞。1986年,里根政府人員幫助向伊朗出售武器,而且是通過以色列……有沒有風中凌亂的感覺?上世紀80年代多名美國人在中東被綁架,美伊的軍火交易是與釋放人質、緩和關系有關的秘密外交。這倒也罷了,后來又被曝出,所獲收益直接被挪用,雖然是支持尼加拉瓜的反共武裝,仍然違反了美國法律。輿論更加嘩然,里根的演技也壓不住,支持率暴跌20多個百分點。

  這樁“伊朗門”鬧得相當大,最后還是下屬頂缸了事,里根因為“不知情”而脫險。

  制裁?也就是“州官放火”這么回事兒罷了。

  核問題發酵

  1995年,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提升到了新高度,以伊朗支持國際恐怖主義及致力于發展核武器為由宣布對伊朗實施貿易禁運,還禁止美國公司投資伊朗油氣行業并與之發生交易。1996年,美國又通過達馬托法,對在伊朗能源領域投資超過4000萬美元以上的外國公司實施懲罰。

  其實伊朗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像開發核能源,一度獲得了西方的支持。那么1995年發生了什么呢?俄羅斯與伊朗就建造布什爾核電站簽署合同。誰說冷戰結束了?

  2002年,伊朗毫無懸念地被小布什定為“邪惡軸心”。小布什深得沒有困難,制造困難也要上的精髓,還真把伊朗逼得立馬“邪惡”了一把。

  2003年,伊朗宣布發現鈾礦并建設鈾濃縮設施,美國便以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資助伊拉克境內反美武裝和“支持恐怖主義”等理由,對伊朗追加制裁。有幾招比較狠:

  任何為伊朗提供汽油或者幫助伊朗煉油和發展煉油能力的企業或個人將受到制裁;

  與伊朗革命衛隊或某些伊朗銀行有往來的外國銀行也將受到制裁;

  廢止伊朗在美國境內的資金流轉許可,禁止美國金融機構處理同伊朗有關的資金流轉業務。

  2006年起,聯合國安理會也多次通過決議制裁伊朗,不過在大國博弈之后,主要局限在與防擴散直接相關的措施上。

  但歐盟也許是受聯合國決議的“鼓勵”,自2008年以來,加快節奏跟上美國的步伐,在石油和金融領域逐步擴大制裁。

  多年制裁下的伊朗有多慘?

  伊朗的努力還是必須要肯定的,從GDP增長率來看,兩伊戰爭結束后,有一個迅猛增長的恢復期,隨后由于俄羅斯等外部環境影響發生暴跌,很快又震蕩回升。

  2000年后,大部分時間GDP增長率都在5%左右,而且有上升趨勢,偶爾還能突破10%。作為伊朗這么大的經濟體而言,已經相當不錯了。甚至在金融危機后,伊朗的復原速度也不慢。

  2011年“阿拉伯之春”在中東蔓延,從當年年底開始,歐美對伊朗的金融和石油制裁越發嚴厲。伊朗GDP增長率發生斷崖式暴跌,達到近20年來的最低點。

  具體病癥一是石油出口驟降,從2011年的250萬桶/日跌至2012年底的約100萬桶/日,石油收入大幅下降,據估計每月損失50億美元。

  二是匯率崩盤,從圖中可知,伊朗官方匯率長期保持穩定,但在2011至2012年暴跌,2012年10月某一周甚至出現了50%的貶值。政府被迫限制物資出口,將商品分級,優先保證糧食供應,維持穩定。

  但是,即使大餅管夠,據伊朗人Pedestrian說,牛奶和植物油這樣的普通商品價格也高得離譜。醫藥供應已經出現短缺,其他商品就更是如此。部分地區爆發了示威游行和沖突。

  貓有九條命,在兩年負增長后,伊朗GDP增長率再次由負轉正。要知道這是在油價暴跌下取得的成績,或多或少也能印證伊朗確實在努力減少對石油收入的依賴。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此前探訪德黑蘭,發現雖然經濟低迷,常年保持兩位數失業率、通膨率,但能源出口收入依然能維持準福利國家待遇。不到人民幣兩元一升的油價,讓人人都開得起車;主食馕、蔬菜和雞肉的價格極低,而且政府補貼的廉價超市遍布各主要社區;每月政府還往老百姓的銀行卡里發補貼,大部分窮人還能過得比較體面。

  但Pedestrian也指出,社會里冒出許許多多精明而不道德的投機分子,他們利用人性的弱點來謀取暴利。他們勾起了同胞的欲望和嫉妒心理。他們成了富有的商人,但是同胞們開始相互為敵,“道德和社會生活開始解體”。

  松綁后的伊朗是新戰場

  以伊朗的經濟體量和市場規模,世界上能與之相當的國家也沒多少。在經濟一片低迷,達沃斯論壇都淡出鳥來的時候,解除伊朗的禁令無疑提供了巨大的商機。

  2015年7月14日,各方達成全面解決伊核問題協議,7月19日,德國經濟部長加布里爾就帶了一票產業界人士訪問伊朗,拔得頭籌。德國急欲恢復和伊朗的經貿、政治關系,不少德國大型企業和數千家公司盼望奪回對伊出口的主導地位。

  在金融事務上,英國人嗅覺靈敏,但論制造業出手速度,還是德國人快。隨后搶鏡的果然是德國人的近親。

  2015年8月13日,瑞士搶先取消制裁。9月7日,奧地利總統菲舍爾率220人的龐大代表團訪問伊朗,大部分成員都是經濟界人士。菲舍爾是伊核危機后第一位到訪伊朗的國家元首。日耳曼人搶灘伊朗,元首會不會淚流滿面?

  本來11月伊朗總統魯哈尼還要訪問法國、意大利和梵蒂岡,但巴黎恐襲使出訪被迫推遲。有消息稱,下周魯哈尼將正式出訪。

  至于西班牙、英國、日本、韓國等的商業團隊更是趨之若鶩。常年往返中伊兩國的中國商人魏明說,現在再去伊朗,德黑蘭海關通道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除了包裹嚴實的穆斯林中東人,還有很多黃頭發、白皮膚的西方人。

  被制裁的核心自然也就是生意的大頭。在金融方面,伊朗迫切需要融資。據駐華大使哈吉介紹,“伊朗有很多重要的國家項目是在中國企業參與下推進的。其中,有相當數量得到了來自中國的融資。”

  伊朗總統辦公室主任穆罕默德·納哈萬迪安在達沃斯論壇上說,解除制裁的效果立竿見影,伊朗能夠動用儲備資產,并利用自有資本為更多的項目融資,還能吸引國際投資參與伊朗的項目建設。

  1月17日,魯哈尼在議會發言后,則向記者表示,伊朗未來5年需要300億至50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只要美國來投資,我們就會接受”,因為阻礙兩國貿易的是美國法律……奧巴馬和國會,球到你們腳下了。

  在支付手段、外匯儲備方面,人民幣對于伊朗的意義那也是大大的,雖然部分制裁取消,但可以預見,未來伊朗與美歐的斗爭還將持續,伊朗人既然有了“多么痛的領悟”,這方面的機遇我們應該能把握住。

  除了金融,當然是石油最重要,但也不是隨便買賣一下拉倒。伊朗可以說是海灣地區唯一的工業國,有追求有理想,不是南面的土豪們能比的。再說石油現在價格低迷,即使伊朗按計劃增加石油出口,每年也只能增加60億美元收入,遠比伊朗政府期望要低。

  因此,在勘探、開采、石化工廠建設等方面,中國與伊朗有很大的合作空間,雖然競爭也很激烈,但中石油、中海油等憑借過去的良好合作,有很大的勝機。

  在制裁的壓力下,伊朗的基礎設施更新與建設難免大受影響,但從鐵路、公路、港口、機場到油氣管道、水利、電力設施、電信建設等等,大多是中國的菜。不是西方國家隨隨便便能搶的。中國制造也今非昔比,在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方面,也很有方向分一大杯羹。

  伊朗確實不是鐵板一塊,在大城市里,很多人對西方產品青睞有加,但中國也有自己的優勢,就是受后續政治風波的影響比較小。

  美國目前只是就伊核問題解除了部分制裁,“支持恐怖主義”、“人權問題”等所強加的制裁仍舊保留,波斯貓只是“松綁”了兩條腿,仍是帶著腳鐐跳舞。而且現在解禁的領域,隨時可能因為其他“把柄”而再次被禁。

  但是,中國商人也不能太精,別以為伊朗人好騙,還記得開篇提到的《波斯貓》么,我打小就聽過這個曲調--當年老爸在磁帶上錄的《波斯市場》,波斯人民搞“市場經濟”的歷史可長著呢。

  出來混遲早要還,以前部分不法商人傷害了伊朗人民的感情,今后必然會以某種形式還回來,甚至好人也會受拖累。這點我們也要做好思想準備。

  還是俗套地收尾吧:所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伊朗總統魯哈尼17日稱贊伊核協議掀開了伊朗歷史的“黃金篇章”,總統辦公室主任則預計今年伊朗經濟將增長5%以上,未來5年平均增速有望達到8%。希望伊朗能在中國的幫助下夢想成真,將中伊合作也推向新的“黃金時代”。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