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1

日本地震,中國該關心什么

2016-04-20
来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張田勘

  日本自4月14日以來發生一系列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6日發生在熊本縣的7.3級地震。緊接著,4月17日,南美洲西岸國家厄瓜多爾又發生7.8級地震。亞洲和南美相繼發生的大地震讓人們的關注點自然聚焦在全球是否進入地震高發時期(地球進入“振動模式”),以及這些地震是否有關聯。

  對這些問題,專業人員一一予以了解讀并否認。如果要說進入地震高發時期,那么地球一直處于這種時期,因為每年全球發生500多萬次地震,但大多數震級很小,根本感覺不到。所以地球人不會感覺到是天天與地震為伴,只有大于、等于里氏3級,小于4.5級的地震可以感受到(有感地震,一般不會造成破壞),同時大于、等于里氏4.5級,小于6級(中強震)的地震可造成破壞,后者才可能是人們能計入感知的地震。

  從統計看,全球每年平均發生7級以上地震20多次,6級以上地震100多次,5級以上地震1000多次,近期亞洲頻頻發生5級以上地震,如4月10日,阿富汗發生7.1級地震;4月13日,緬甸西北部發生6.8級地震;4月14日凌晨,菲律賓發生5.9級地震。而且連日來,巴布亞新幾內亞、瓦努阿圖也數次發生5.0級以上的地震,即便如此,這些地震與全球每年發生的1000多次5級以上地震相比,也并非是進入地震高發期。

  至于地震之間的聯系,的確有地震“遠程觸發”機制的假說和研究,但現在并沒有證據證明太平洋兩端的地震之間存在聯系,也即日本的地震無法觸發1.5萬多千米距離外的厄瓜多爾的地震。如果一定要認為有聯系,也不過可用地球村的概念和蝴蝶效應來進行比較抽象的解釋。

  日本和厄瓜多爾相繼發生大地震最應關注的是,這兩個國家和其他國家在發生地震前后的應對能力和救災能力,中國除了可以和可能提供幫助外,借鑒他人應對地震的有益經驗和汲取教訓,才是最大的關注點。

  對此日本和厄瓜多爾的地震死亡人數,可以看到明顯差距。目前日本熊本地震已導致44人死亡,8人失蹤,數千人受傷,超17萬人避難。但厄瓜多爾地震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413人,超過2500人受傷。雖然厄瓜多爾的地震震級要稍高于日本(前者7.8,后者7.3),但這樣的輕微差別并不足以解釋地震造成十位數和百位數這種數量級的死亡人數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在于房屋的抗震設防。

  由于日本是一個多地震國家,除了人們對地震習以為常外,還在于對所有建筑物以科學標準進行抗震設防。為了抵御地震的破壞,日本的高層建筑普遍采用了一種地基地震隔絕的技術,就是在建筑的底部安裝彈性橡膠墊或者摩擦滑動承重座緩沖裝置來抵御地震。正是較高的房屋抗震標準和采取地基地震隔絕技術讓日本這次地震只有44人死亡。

  與此形成比較明顯對比的是厄瓜多爾。厄瓜多爾建筑專家此前曾警告,厄瓜多爾全國大部分建筑物質量偏低,抵御強烈地震的能力差,如遇強震,這個地震多發國家將蒙受巨大損失。這個警告不幸言中。

  當然,此次日本和厄瓜多爾地震還需要更長時間才能看到兩國在災后救援、應對方面的共性和差異,其中更值得中國借鑒和汲取教訓的是此次是否會再次造成核電站事故。因為在日本的震區內和離震區不遠的地方有三座核電站。在14日當地發生6.5級地震后,日本各界就對距離地震區域不遠的川內核電站的安全情況表示高度關注。日本政府第一時間發表聲明稱川內核電站并沒有受到地震的影響,但就在一個月前,川內核電站剛被爆出應對地震災害準備不足的消息。

  2011年3月,里氏9.0級地震導致日本福島縣兩座核電站反應堆發生故障,產生核泄漏。2013年8月,日本福島核電站再次發生嚴重核泄漏,核電廠儲存槽泄漏出約300噸高度污染的核輻射水。迄今,核電站泄漏造成的污染已擴大到公海,該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因此,此次日本熊本縣的7.3級地震是否會再次造成核電站事故以及如何應對,才是國際社會和中國最需關注的問題。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