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66

關注當前的就業壓力

2016-08-30
来源:澎湃研究所

  徐奇淵

  保增長就是保就業,保就業是宏觀經濟決策的重要出發點之一。當前的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這一點已經基本成為共識,但是對就業形勢卻有不同的認識。從一些指標來看,比如調查失業率、人才市場的求供比等,就業形勢似乎基本穩定,但如果觀察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從業人員指數、以及央行每個季度對2萬戶儲戶的“當期就業感受”指數,就業形勢並不容樂觀。

  在調研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人才市場的求人倍率無法全面反映就業形勢。而且十多年來,在人口紅利持續減退、勞動年齡人口逐年下降的背景下,自然失業率也會伴隨下降。在此過程中,即使調查失業率本身是穩定的,也將意味著周期性失業壓力的相應上升(即,調查失業率減去自然失業率差值的上升)。因此,需要對當前的就業壓力進行關注、做出更為准確評估。

  求人倍率背後隱藏的問題

  求人倍率是人才市場的人才招聘需求/求職者的供給比例,即,企業招聘人員的需求數量,除以前來應聘的人員數量。這一指標如果小於1,說明企業的用工需求小於求職需求,找工作比較困難;相反如果大於1,則企業用工需求大於求職需求。

  觀察目前的求人倍率,我們會發現,全國求人倍率已經持續6年高於1,甚至對比過去十多年的曆史數據,2016年的求人倍率也處於曆史高位。但是,如果基於此認為我國人才市場沒有就業壓力,甚至認為我國就業形勢處於十多年來最好的階段——那就是一種誤解。

  

 

  數據來源:人保部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就業部門在發布人才市場招聘信息的同時,也會發布企業對招聘崗位的一些基本需求。例如,南方某市的人才部門在媒體上發布了呼叫中心的1000個就業機會,但是要求普通話標准——這一標准的發布,就過濾掉了潛在的一大批求職者。再加上有的人才市場還需要門票,所以真正進入人才市場的求職者,已經經曆了一輪篩選。

  我們看到的求人倍率,並不是就業市場的全貌。如果招聘信息更容易在事前獲得,以及招聘崗位和求職者技能不匹配程度在上升,那么就可能出現求人倍率與實際就業形勢的背離。正是因為上述原因,調研過程中我們看到,地方就業部門對該數據的解讀比較謹慎,不會根據求人倍率的上升直接對就業形勢做出判斷。

  就業形勢已經連續兩年處於收縮狀態

  中國采購物流聯合會和統計局聯合發布的PMI指數當中,有從業人員這一分項指標。在此,我們按照兩個部門的就業權重,對制造業PMI的從業人員指數、非制造業PMI的從業指數進行加權計算,得到綜合PMI就業指數。這一指標近似反映了非農就業情況。

  2014年上半年以來,該項指標已經有兩年多處於收縮區間。過去一年以來,綜合PMI就業指數在48至49的區間波動,顯著低於50的榮枯線水平,同時大幅低於曆史平均水平。2016年6月,綜合PMI就業指數為48.4,接近2009年1月的水平。

  另外,人行每個季度對全國2萬個儲戶的相關調查也顯示:2014年初以來,居民對未來就業預期指數也持續走弱,一直低於50的臨界值水平。2016年1季度,未來就業預期指數處於44.8的水平,是僅僅高於2009年1季度42.2的次低點。

  

 

  數據來源:官方制造業PMI和非制造業PMI,以及筆者計算

  

 

  數據來源:人行儲戶調查數據

  為什么周期性失業壓力在上升?

  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後,我國人口紅利開始明顯減退,近4年來,我國勞動年齡人口也呈現出加速減少的趨勢。2016年1月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末,中國16歲到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9.11億人,比2014年末淨減少487萬人。前3年勞動年齡人口的淨減少幅度分別為345萬、244萬、371萬。在此背景下,潛在的自然失業率會相應持續下降。

  總體失業率由兩部分構成,即自然失業率和周期性失業率。2014年發布調查失業率以來,該失業率一直在略高於5%的水平穩定,但是由於人口結構的原因,同期自然失業率的下降就意味著:周期性失業壓力實際在逐漸上升。

  如果只對比調查失業率的絕對水平,則當前略高於5%的失業率與1998年或2004年的水平相當。但是2003年以來,自然失業率就開始處於下降趨勢當中(都陽、陸暘,2011),因此,相同的調查失業率,並不意味著相同的周期性失業壓力。

  如果比較周期性失業率的壓力,即調查失業率減去潛在的自然失業率水平,則當前的周期性失業率的壓力可能還將高於1998年、2004年的水平,或接近1999年的水平。准確的判斷,還需要在這方面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當前的失業壓力不是求人倍率所顯示的那樣,同時,穩定的調查失業率也不能完全反映當前的周期性失業壓力。我們需要對自然失業率有更為准確的理解。

  注解:關於人口結構與自然失業率,可以做一個非常粗略的估算,比如:四年中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了1447萬人,相對總量約減少1.6%。假設這部分勞動年齡人口退出後,原有失業人口完全接替了這部分崗位,則(自然)失業率將相應地下降1.6%個百分點。如果調查失業率不變,則意味著周期性失業壓力上升了1.6個百分點。當然,這一估算是非常簡單和粗糙的,只是為了說明穩定的調查失業率,如果對應的自然失業率不同,則實際面臨的周期性失業率壓力也會有所不同。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