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搶地推高香港地價」,這句話近年經常在市場流傳,甚至有不少分析師就此展開研究,探索究竟是否真有其事。不過,香港新一財年開始約2個多月,上述句子就「過時」了,單是上個月(5月),香港發展商投得官地涉及金額已逾500億元,已比中資上財年在港投住宅地的490.7億元還要多,並誕生2幅200億元商業地王,連環打破歷年賣地紀錄,態度明顯比中資更為進取。 香港商報記者 曾浩榮
根據地政總署資料,截至6月5日,該署本財年已批出5幅官地,包括1幅住宅地、3幅商地,及1幅工業用地,涉資共約595.91億元。當中,只有1幅位於啟德住宅地是落入中資(合景泰富及龍湖地產組成的合資公司)手上,價格約72.30億元,只佔5幢地金額約12%,表現可謂不起眼。
港資連環搶掃商地
港資方面則稱得上是「搶地」,先有新世界發展(017)在5月上旬以40.28億元,奪得長沙灣近長順街地皮,迫近預期上限。值得一提是,連同今年2月以77.9億元投得的瓊林街地皮,該發展商3個月之內在九龍西已連掃兩商地,共涉資118億元。
其後,恒地(012)5月中旬以232.8億元投得中環美利道商業地王,每呎樓面地價更高達逾5萬元如此「天價」。最後,南豐成功趕上尾班車,於5月底以逾246億元奪取一幅啟德商業地,再次刷新地王紀錄。
單計5月份3商地,港資發展商已斥資約519.1億元,而上財年,港資在競投官地(包括住宅地、商地及工業用地)上只花了約597.27億元,中資則為490.7億元。
【拆局解码】港資中資搶地如有分工
縱觀港資及中資發展商近年投地數字,便可發現,兩者其實「各有喜好」。前者專搶商地,後者專搶住宅地,某程度反映了前者對寫字樓、商場及酒店等有固定收入資產更為看好。
中資是次來香港投地浪潮,是始於2013年下半年。由13年4月起計,香港政府共批95幅住宅地,當中約72幅落入港資手上,中資累計投得約22幅,另有1幅地由外資投得。同時期,港府批出22幅商地,由港資投得的共有19幅,佔比有約86%,明顯比住宅地投得率(約76%)高出不少,而中資只成功投得1幅位於大嶼山東涌的酒店用地。
中資集中搶住宅地
事實上,在越多中資來港投港地,多間港資已越發提升收租資產業務,商業項目追求規劃設計,不少更需要死守長線收租,而港資紮根香港市場已久,早建立品牌及人脈,集中彈藥搶攻供應罕有的核心區商業地,是不錯選擇。
面對內地調控政策愈推愈辣,加上市場預計人民幣持續貶值,內地發展商將陸續進入香港地產市場局面,同樣住宅由中資奪得,而商地則全由港資奪得,壁壘分明情況亦料會持續。加上中資發展商以「天價」搶地,亦會集中在住宅市場,因資金回籠快,適合追求高槓桿發展的中資。
曾浩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