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 | 後疫情時代如何增強免疫力?暨大生物醫學教授尹芝南:重建人體免疫平衡

2021-04-28 20:58
來源:香港商報網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免疫力」一詞成為普羅大眾熱切關注的高頻詞,什麼是免疫力?免疫力與個體健康和疾病有什麼關係?如何獲知自身免疫力水平並使之有效保護維護機體健康?近日,本報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著名免疫學專家、長江學者、暨南大學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院長尹芝南教授。尹芝南教授指出,人體免疫功能保持平衡才是機體健康的標誌,重建免疫平衡,是維持機體生理功能的重要保障,免疫功能評估是個體健康的重要環節。他呼籲建立中國人群免疫功能參數,可更精準的指導生物醫學界對疾病的提前干預和康復治療。

 免疫力失衡易導致疾病

 尹芝南教授將人體的免疫功能比喻為「三大部隊」: 一是抵抗外來病菌原微生物的感染,稱為「解放軍部隊」;二是維持體內的穩定,清除體內衰老或「變異」的細胞,是「警察部隊」;三是對上面兩種功能進行微調或監控,可以稱為「安全」或「紀檢部隊」。而免疫器官就相當於我們的政府機關部門,中樞免疫器官是淋巴細胞生成的地方,相當於中央政府;外周免疫器官由脾臟、淋巴結等所組成,相當於地方政府,由中央政府派出官員到地方政府完成職能;免疫細胞就是在機關中執行各項功能的「公務員」,由先天免疫細胞、後天免疫細胞和橋樑細胞組成;免疫分子是免疫細胞執行功能的「工具」,由補體、免疫球蛋白、細胞因子、趨化因子。

 尹芝南教授指出,一個健康人體的免疫力應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並不是越高越好,越低就不好。免疫失衡易導致疾病,免疫力過高易導致過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倉等,免疫力過高是自己的免疫細胞攻擊了自己的器官和組織造成;免疫過低容易導致病毒感染和腫瘤,如新冠肺炎。

 影響免疫功能的因素很多,尹芝南教授說:「一般來說,過了40歲以後,免疫功能會開始逐漸下降。」此外,影響免疫功能的因素還有很多,例如情緒、藥物等,基本上關於健康問題都與免疫問題相關。尹芝南教授梳理了摧殘免疫力的7種生活習慣,其中包括焦慮抑鬱等精神壓力、吸煙、酗酒、缺乏睡眠、缺乏運動、缺水以及高鹽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飲食習慣。

 尹芝南教授強調,重建免疫平衡是每個人都應重視的問題,重建和維護好免疫平衡,生活方式佔六成,心態佔四成,一個良好的心態,有愛心,有奉獻,受人尊重,尊重別人,這些充滿正能量的東西都有益我們的健康。

 75項參數體現免疫功能的平衡

 尹芝南教授介紹,免疫功能的評估是個系統複雜的工程,免疫從整體上分為兩大類,一是先天性免疫,例如人體與生俱來的頭髮,皮膚,粘膜,NK細胞等,二是後天免疫,分為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流式細胞術檢測外周血淋巴細胞表型分析是尹芝南教授團隊研究的免疫功能檢測技術,通過檢測給出免疫細胞功能相關的75項參數,從而了解自身免疫功能是否平衡,有助於疾病早期發現和診斷,並指導臨床用藥和機體康復。

 尹芝南教授建議醫生在今後的臨床診療過程中,能夠對腫瘤患者進行系統的免疫功能的檢測分析,指導臨床診治用藥的時間與劑量,通過免疫檢測結果,醫學界可採用免疫細胞治療等干預手段,也可以將免疫檢測結果作為一種風險評估。

 呼籲建立中國人群免疫基數標準

 什麼樣的免疫力水平標準才是健康合格的?尹芝南教授坦言,目前國內還沒有關於免疫力的標準參數。在他的推動下,暨南大學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已完成2萬例70歲以下人群的免疫力檢測數據,今年,還將啟動「全癌清零•關注免疫健康」大型健康公益活動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篩查」公益行動,計劃完成3萬人的自身免疫力檢測篩查。下一步,尹芝南教授將針對不同群體、年齡、地域以及不同收入人群進行的免疫力檢測,形成一個中國人群免疫功能的健康參數,建立中國人群免疫基數的標準和免疫功能數據庫,量化免疫指標,將每個指標的權重比進行打分,提出每個年齡階段應有相應的免疫力平衡數值,如果個體免疫力檢測數值過高或過低,可提前預知身體機能可出現的問題,做到提前干預防護。

 另外,早在2018年,由尹芝南教授倡議牽頭的中國人類免疫功能參數研究計劃,已被納入由金才院士牽米的「中國人類表型組研究計劃」,並已全面啟動,開展相關研究。免疫功能參數的建立將能為中國人群免疫功能參數研究提供真實詳盡的大數據資料,對中國人群健康與否的判定提供剛性標準,有助於人類免疫細胞功能評估,及早發現疾病隱患,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參考思路,是實現精準醫療必由之路。(記者 李芳)

 人物

 尹芝南

 暨南大學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為γδT細胞的分化發育及其在腫瘤免疫、肝炎和腸道菌群調控中的作用,近年來共發表文章96篇,其中以通訊或共同通訊作者在Nature、JEM、Immunology等國際頂尖雜誌發表學術論文47篇。以「首席科學家」身份承擔國家科技部「973」項目以及牽頭人身份承擔國家科技部「863」項目,獲得廣東省珠江人才創新創業團隊、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的支持,獲僑聯第五屆「僑界創新人才貢獻獎」、第十四屆廣東省丁穎科技獎,連續六年獲得中國「高被引學者」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