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質量發展與創新 深黨代暢所欲言

2021-04-28 22:58
來源:香港商報網

 深圳第七次黨代會今日舉行第二場「雲採訪」。本次「雲採訪」聚焦「高質量發展與創新」主題,邀請到了參加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的多位代表答記者問,包括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傅雄飛;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審計監察處黨支部書記、總經理謝瓊;深圳市明唐通信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馮梓洋;光明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副主任王茹。

 冀打破基礎科研與產業轉化兩層皮

 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重點談到了深圳的高質量發展和創新生態鏈,報告提到「第六次黨代會以來,深圳堅持創新驅動,構建起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發展質量躍上更高台階」。

 「深圳企業在創新過程當中對技術的需求,對基礎科研和應用科研的需求也非常強烈。但如何打通科技創新和產業化兩張皮,這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傅雄飛認為,先進院的成立本身就是一種科研機構的體制機制創新。他認為深圳先進院「頂天立地」辦院特色的落地執行,得益於深圳科研與產業緊密結合的外圍生態環境。傅雄飛認為,深圳的IT產業已經從模仿複製走向創新,對科研的需求也逐漸增加。深圳在IT和BT兩個領域的交叉融合,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新態勢,也將成為深圳技術變革和新一輪經濟發展周期的強勁動力引擎。

 「深圳依託其成熟的IT基礎,發揮IT BT融合的優勢,前瞻布局合成生物學領域。」 傅雄飛透露,深圳先進院首創國內樓上樓下創新創業綜合體的模式,建立深圳市工程生物學產業創業中心,有效解決初創企業缺乏設施和技術的平台瓶頸。同時,深圳先進院正在籌備國內首支專注於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天使基金,「深圳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已形成基礎研究加技術攻關加成果產業化加科技金融加人才支撐的全過程的創新生態體系,這將有效打破基礎科研與產業轉化兩成皮的現象。」

 創新土壤催生創新企業

 在此次雲採訪中,多位代表對深圳的創新環境給予了高度評價。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審計監察處黨支部書記、總經理謝瓊以疫情期間比亞迪動用一切力量援產口罩的例子指出,越特殊時期、越是關鍵的時候,深圳越是能體現出擔當的精神,越是能激發出活力、激發出創新的精神,比亞迪快速援產口罩是深圳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2020年比亞迪集團營收1566億,同比增長了23%,實現了強有力的逆勢上揚,其中電動車銷量連續8年中國第一,累計實現了突破百萬台。今年一季度電動車累計銷量5.4萬輛,同比增長了147%。謝瓊認為,比亞迪取得的成績正是完善產業鏈、創新鏈基礎上實現的。「比亞迪一直以來都擁有優越的創新環境和土壤,我們希望深圳繼續支持高端製造業發展,圍繞產業鏈發展創新鏈,圍繞創新鏈發展產業鏈,打造更多的深圳製造、全球標杆。」

 謝瓊介紹了比亞迪在創新上的做法,包括技術創新,戰略創新以及管理創新。目前,比亞迪擁有3.5萬研發人員,累計申請專利3.2萬件,專利授權2.1萬件,比亞迪成立了11大研究機構,多次獲得國家專利金獎。

 對於深圳的創新發展環境,深圳市明唐通信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馮梓洋博士也讚不絕口。他用「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來形容政府對企業的支持。身處互聯網行業,馮梓洋表示, 5G時代的來臨,互聯網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進入了5G+雲+AI+大數據等新型技術的融合發展,實現了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深度融合,5G網絡的到來,AR、VR、無人技術等技術的突破,將實現產業數碼化的新征程,而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將在未來產業化數據帶來核心的驅動,比如說遠程的醫療會解決更多人的病痛,無人駕駛技術將使我們的出行更加便利。他希望能加快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

 推動科技成果沿途下蛋

 光明科學城如何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引擎?光明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副主任王茹表示,光明區目前着力從科學、城市、產業、生態四個方面入手,以高質量、高顏值的要求來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在強化科技的基礎研究的基礎上,光明將推進科技成果沿途下蛋,在科研轉化產業形成一個閉環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生態鏈。此外,光明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聚焦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難點問題,在政策上做加法,圍繞人才引進、培育激勵等環節,在深化改革提升服務着力吸引高層次人才方面創新創業。

 王茹透露,為推動基礎研究發展,光明將充分發揮光明科學城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聚的優勢,支持高水平研究機構在開展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發揮核心引擎作用。

 一是建設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未來規劃建設一批通用型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如綜合粒子設施、深圳超級計算中心二期,其次加快建設一批專用型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信息科學領域布局鵬城雲腦超級算力平台,在材料科學領域,布局材料基因組大科學裝置平台和特殊環境材料及應用科技研究裝置;在生命科學領域建設合成生物研究設施腦解析與腦模擬設施,精準醫學影像大設施。

 二是布局一批前沿科學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服務平台,聚焦多學科交叉的前沿科學問題,布局建設一批前沿科技交叉的研究平台,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交叉融合相互支撐,圍繞產業升級對高端科研儀器、基礎數據庫的需求,布局高端科技儀器研發中心,光明科學城大數據中心和國際科技信息中心。

 三是聚集世界一流的研究型高校和研究機構,建設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等研究型大學。在高校建設的過程中,探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學一體建設。目前在光明科學城已經布局建設的有十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光明的科學陣容正在不斷地壯大。

 四是積極引進社會資本,探索聯合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等科研機構,率先發起成立不少於一億元的科技公益基金,引導企業向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同時承擔市級以上重大基礎攻關項目,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記者 林麗青)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