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造房子

造房子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2022-06-10 11:41:14 來源:香港商報網

    矯健

    中國著名作家採風團一行走進汕頭當晚,市委領導在迎賓館設宴招待我們,我身邊恰巧坐著鄭邦宏先生。他是一個溫和低調的人,細聲慢語地向我介紹一道道端上來的潮洲菜。滿足口福之餘,我問他從事何種職業?他笑答:造房子的。我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便回道:我也曾在廣東造房子。他有點吃驚:作家也搞房地產?我便告訴他一段下海經歷——1991年我在惠州淡水買了幾塊小地皮,蓋起幾棟小樓。我們的話語熱絡起來,共同回憶房地產初期的那一波熱潮。我比他年長十歲,比他早入行將近十年,可算前輩。不過我是一個失敗的前輩,1996年殺羽而歸,我又重新當回作家。而鄭邦宏1999年創建的泰安地產越做越大,如今已是汕頭市數一數二的房地產開發商。可巧,他也是下海經商,在建立泰安地產公司之前,他是一名法官,曾任達濠區人民法院的副院長。一般下海,兩種結局,我不由唏噓感嘆。

    第二天,我們參觀的企業正是泰安地產的御景江南樓盤。大客車沿海濱路前行,美麗的汕頭市展現在我眼前。一個海灣將城市分隔兩畔,海水蕩漾,白鷗翱翔。海岸上聳立著一排排現代化高樓,間接出現大片草坪與廣場,這座一百多年的老城顯示著它鮮活的生命!

    坐在車上,我一路回憶起當年造房子的經歷,往事如煙,徐徐繚繞在腦際。首先,我得承認自己是一個不安分的人。改革開放大潮風起雲湧,不斷出現的新事物對我有著不可抗拒的誘惑。我投身股市,短短三個月,我買的股票暴漲八倍,掘到第一桶金。接下來怎麼辦?守著一大堆鈔票,我到處探尋新的投資方向。一位朋友告訴我,廣東有一個叫淡水的地方,私人可以自由買賣地皮,可以自己造房子。我很驚訝,在當時,北方城市根本沒有私人投資蓋樓這一說,即便在北京上海,私人買房也是極罕見的事例。房子是國家的,由單位分配,房管所統一管理。我們聽到的儘是祖孫三代擠在十幾平方小屋裏的故事,住房難是每個城市無法避免的話題。我背着一麻袋鈔票,坐火車轉中巴,風塵僕僕地趕往大亞灣。

    淡水的空氣中仿佛飄蕩著某種激素,使人產生莫名的激動。開發初期難免混亂,淡水整個是個大工地。打樁機不間斷地捶打大地。卡車噴著黑煙,攪得天空無顏色。摩托佬則像一群蝗蟲,飛遍城市每一個角落。農民的宅基地可以買賣,紅線圖、建築許可證在市場上流動,地皮價格炒上了天!我毫不猶豫地買了三塊地皮,註冊一家私人公司,起名亞細亞。我把好哥們、著名作家周梅森請來當總經理,自己任董事長。我們在大排檔舉杯高呼:亞細亞的太陽永不落!那時,真以為自己隔李嘉誠不遠了……

    我們造的房子十分可笑——因為農民宅基地僅八十平方米,要想多得房子只能向上、向周邊擴展。淡水流行一個建築術語,叫作「飄」,即以建陽台的方式往外伸展。前後飄,左右飄,四周飄一圈兒,這樓就上粗下細,象蘑菇,又象碉堡。按紅線圖規定,樓與樓之間應有兩米間距。你也飄,我也飄,兩米間距自然消失,樓和樓幾乎連到一塊了。相鄰的兩家若是關係親密,打開窗戶,探出上身,便可以握手言歡。這且不算,大家拼命往高處造,左鄰4層,右鄰5層,我就造它5層半。心想這下我是最高的吧?嘿,前面那家竟然造了7層樓,活生生把我的視野擋個嚴實!

    這種樓房有許多外號:握手樓,親嘴樓,蘑菇樓……我們乾脆自嘲雞窩樓!

    這樣造房子,結局可想而知。93年國家宏觀調控,從海南島、北海、到大亞灣,留下大批的爛尾樓。我的房子也套在其中,連續幾年往淡水跑,總也賣不掉。最後,在絕望之中,我以每棟樓19萬元的低價全部賣給當地一個老闆!

    當然作家不會輸,這段經歷化為我和梅森的創作財富。在我們後來許多小說、影視作品中,都可以看見淡水的影子。我心悸之餘,發出感慨:幸虧當了作家,從高空墜落,一跤跌在文學的墊子上!

    今天的汕頭遠非昔日的淡水可比,它能造出什麼樣的房子呢?

    走進御景江南,我的心情只能用驚艷二字來形容。這是一個佔地面積約120畝的大樓盤,映入我眼帘的卻是一片鬱鬱蔥蔥的綠色,仿佛來到了公園。南方特有的棕櫚、芭蕉樹蔭婆娑,修剪齊整的小葉黃楊如翠綠矮牆,三角梅、月季、美人蕉等各色花卉將每個角落裝點得奼紫嫣紅……更令人讚嘆的是蘇州園林式景觀,小橋流水,樓台亭閣,移步換景,曲徑通幽,真格把江南美景搬了過來!

    我問這花園有多大?引導我們參觀的營銷經理回答:佔地5萬平方米。鄭邦宏先生大手筆,竟然捨得拿出那麼大的地皮打造小區景觀!要知道城市中心寸土寸金,那都是錢啊!我對昨晚坐在旁邊的鄭老闆心生敬意,他那麼溫和,那麼低調,做事情卻大氣磅礴,目光長遠,絕非唯利是圖的一般商人可比!

    花園的構思也非常巧妙,充分利用建築的圍合形態,規劃設計以主區域聯繫次區域,營造了三種空間層次效果——湖景主景區、小橋流水景觀區和綠化休閒活動區,形成豐富的景觀層次。通過曲折的景觀道路、長廊將不同層次的景觀空間有機聯繫起來。一條貫穿全園的觀景連廊,實現了將相對獨立的各分散空間規劃組織成一個整體性強、空間層次效果豐富的園林體系。

    最讓我吃驚的是,每一棟樓的底層全部架空,原本可造房子的建築面積變為公共長廊。架空層與園林空間自然地融為一體,美麗的花草樹木直接走進了生活。這裏成為居民休閒的好去處,老人們下棋、打牌、喝功夫茶;孩子們奔跑戲耍,笑聲朗朗;買菜歸來的家庭主婦們憑欄而坐,一邊歇息一邊閒聊……歡樂氣氛在公共長廊洋溢,呈現出商業樓盤罕見的祥和。

    我想起在淡水蓋的握手樓,兩相對比,心生慚愧。我們挖空心思增加房子的面積,四處考察人家是如何爭搶空間的,飄呀躥呀,結果把房子造得醜陋無比,根本不考慮賣出去人家怎麼住。御景江南竟然整整拿出一層樓作為公共空間,提高居民生活質量。那五萬平方米的蘇州園林,更使我嘆為觀止。不同的時代,造出不同的房子,簡直有天壤之別!

    當然,這並不是單純商人的道德問題,與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當年,淡水也有規劃許可證,但是大家只想發財,沒有人去遵守規則。主管部門只顧追求表面繁榮,對違規違法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開發大混亂,這是改革初期難以避免的過程。時至今日,市場秩序已建設完備,市場法規也無漏洞可鑽。在這種法制環境下,鄭邦宏先生這樣的開發商才能精心打造,把樓盤當藝術品來雕琢。商品房品質的提高,也會帶來更高的利潤。

    追溯往事,我也看見淡水冒險的內在意義。那不可思議的建築亂像,那一棟棟蘑菇似的小樓,畢竟是中國房地產業邁出的第一步。比比單位分房,房管所管房,幾代人居住在狹窄的小屋內,淡水握手樓豈不是勇敢的進步嗎?房子是人們賴以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的縮影。看看我們四十年走過的路,再看看眼前御景江南的氣派高樓,繽紛花園,我耳畔仿佛響起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隆隆腳步聲!

    我的目光將長久凝視汕頭、淡水,關注這片南國沃土日新月異的變化。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造房子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