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揚帆高歌大灣區

揚帆高歌大灣區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2022-06-14 09:19:09 來源:香港商報網

    陳世旭

    夏日的陽光,張開翼羽,飛翔在天地之間。熾熱的光芒,鏗鏘地照耀著生機勃勃的土地,所有的氣息都透明而純粹。

    廣州市東部,黃埔區,全國首批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的廣州開發區,是行政區與功能區融合發展的區域。四十年前開拓的「開發大道」,是開發區的門面大道,六十米的路面設計是當時廣州最寬的道路,號稱「廣州第一路」。引起驚嘆無數,也有「土地浪費,成本增大」的批評。不到十年,大道已不堪重負。開發的步伐,丈量出意識和理念的狹隘。

    一條條新建的大路,寬度皆是「廣州第一路」的倍數,坦蕩而豪氣,縱橫交錯。現代樓群如同波瀾壯闊的南海大潮,聚集起恢弘的節拍,一重重遞進。遠古的風,從歷史的深處緩緩而來,吹夢成今古。藍天白雲里,飄遠著一個個歷史事件,穿插著一頁頁現實傳奇,堆疊起一重重鴻篇巨製的篇章。回憶與思維的旋律,在陽光和海風中起伏,激盪人心。

    黃埔港,珠江黃金岸線和華南第一大港。通航大陸沿海各大城市、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六百多個港口;內河航運沿珠江上達東江、西江、北江;鐵路、國道、公路貫穿全境,連接深港。

    古來的華南門戶,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一口通商」的歷史由此開始。風雲百年,廣州開發區作為首批國家級開發區,又一次引領開放風氣之先。

    歷史的精彩,常常在許多不經意的縫隙、不經意的細節中。

    1984年春夏的橫滘河橋頭,一群人在鋪開的地圖上,揭開了開發區建設的序幕。

    吹沙填土剛剛完成,開發區開工。奠基石當晚沉下淤泥,順著流沙漂走。兩個月以後,因為建廠房挖地基,在離奠基點幾十米外出土。是見證開發區歷史開端的最珍貴文物。

    僅僅二十年後財政可支配財力就達到一年40多億元的開發區,早期建設指揮部是荒灘上的唯一建築;初始開辦費人民幣2萬元;購置的第一批財產是10張辦公桌;購買的第一台通勤車,價格八萬元。工作人員每天從市區到開發區上班,沿路揚手即停。上下級同擠通勤車,沒有領導專車的概念;為了印製在廣州第一個使用的名片,幾乎跑遍全市;東江前後4公里河段的全部泥沙,北面所有推平山頭的泥土,把西區6平方公里窪地靠人工填高兩米;當地農民吹沙填土掘到第一桶金,後來成為腰纏萬貫的民營企業家;開發區還沒有正式奠基,空前陣容的經貿代表團,就率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先,赴海外招商;開發區奠基典禮的午餐,是廣州第一次自助餐,數千來賓里三層外三層把餐桌圍得水泄不通;自助餐的無序,引發了禮儀的常規培訓。一本《開發區人必讀手冊》,從打電話到迎來送往,全是具體的行為規則。此後,開發區男女出場的著裝舉止,成為廣州一道風景;早期開發區是廣州的「西伯利亞」,人事的行政調配一再失效,引發了報紙刊發廣告,首開向社會招聘人才先河;開發區第一個引進的外資項目,是一個加油站,建成投產的時候,由市長剪綵;第一條引進的生產線,連續幾年成為全國十佳外資投資企業的龍頭。企業進入和產業引進,從初級開始逐步提升,從被動引進到主動選擇,支柱產業接踵而起。與此同時,學會與世界接軌,學會現代經濟管理:制定規章;簡政放權;打破機制僵化;培養涉外經濟人才;在全國開發區最早建立目標鮮明的區風,在理論和政策建樹上成為開發區的領軍者;年青的思想精英在食堂的飯桌,在簡陋的辦公室和宿舍,在上下班的通勤車,或凝神思考,或高談闊論,或激烈爭辯……撞擊出一個又一個思想火花。一條又一條對策建議,一篇又一篇研究報告,源源送上決策者的案頭。往往頭一天晚上的話題,第二天就在開發區決策會議上被列為議題,付諸成功實施。這是開發區的「春秋時代」,而這些青年才俊,則是創造這一思想盛世的「諸子百家」。而今他們大都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成為開發區建設的骨幹。

    開拓。創造。進取。

    開拓是一種氣概。創造是一種思想。進取是一種信念。

    開發區在多領域和重點環節創造了諸多全國第一:第一個經開區條例;第一個推行土地有償出讓;第一個「大部制」;第一個經開區、高新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知識城「五區合一」;第一個引智引技引資模式;第一個企業建設服務局;第一個「秒批」政務服務;第一個承諾政策限時兌現;第一個營商環境改革實驗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持續領跑全國。企業辦理各項行政許可,只進一扇門,只蓋一個章,只走一個流程。項目從簽約到建成投產僅用半年時間;知識產權改革領跑全國。首創知識產權運營全鏈條扶持,形成國內知識產權要素最集聚、最全面、最高端的區域;政策創新與兌現領跑全國,率先設立政策兌現窗口,「一口受理、一門辦結、集成服務、承諾兌現、限時辦結」,被企業贊為「離成功最近的地方」。

    完成區域發展原始的資本積累,積累了物資基礎,更積累了精神財富。開發區人在開放中,一步步學會了接觸國際投資市場和產品市場,熟悉國外企業的管理制度,帶來了域外跨國公司投資的成功;知道了環境、管理、產品技術的國際標準,管理體制,政策配套、法律體制,逐步走向正規化。開發區年平均發展速度超過百分之三十。

    進入新世紀,開發區攀上發展史上突飛猛進的高峰,以超常規、爆發式的發展,融合到廣州東部發展的大局,不再僅僅是一個經濟功能區、一個工業園區,而是和廣州現代城市協調發展的新城區。

    隨着大灣區創新源強勢崛起,擁有中新、中歐、中以、中英、中德等國際合作平台、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建設以及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多重機遇疊加,創新動力源源不竭。自1998年倡導和承辦首屆留學人員科技交流會、邁出吸引留學回國創業第一步,到2017年跨入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列,黃埔區致力於建設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全省唯一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成為省市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闖入全國十強,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孵化器加速器集群。以人才為牽引,集聚全球高端創新機構,形成科技領軍企業全方位的創新生態。率先扛起區塊鏈開路先鋒大旗,積極搶佔新一代信息技術高地,打響了區塊鏈特色的中國軟件名區品牌,成為獨具特色的創新區域: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廣州國際生物島、黃埔港四大片區「四個出新出彩」,讓老城在科技創新、營商環境、城市更新上煥發新的活力,進一步鞏固了廣州作為全球「顯示之都」的戰略地位。2020年全區財稅總收入超過一千三百億元,GDP等五項指標居全國經開區之首。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黃埔設立,三十七年過去,面積由最初的不足十公里擴展到近五百公里。黃埔區因改革而生、因開放而長、因創新而強,闖出了一條敢闖敢試、追求卓越的成功之路,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史詩畫卷,讓我們讀到許多偉大的創舉和真實的史跡,成為了改革開放戰略無比正確的事實論據。

    一條邊是珠江,一條邊是東江,一條邊是橫滘河,構成黃埔西區金三角,是開發區的出發地。今天,站在這裏回顧歷史,豪邁的心思盤亙蔚藍的海灣。多少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清點和繼承。它們曾經是而且還將是開發區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是開發區的靈魂和根。

    南部中國濃郁的樹木,像一行行凝練深沉的象形文字,敘說深遠和意境。古炮台,古石橋,古寺廟,古窯址,古船塢……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在飄忽的視線上起伏。牛山的牌坊古墓,合葬著第二次鴉片戰爭殉國的千餘官兵;波羅誕期的廟會不再有菩薩巡行,南海神廟的觀光者依舊每天數十萬計;香雪園靜臥在蘿崗嶺上,冬梅似雪夏荔紅,春華秋實各不同;百年歸僑從海外帶回白鶴繁衍的家族,讓茅崗鶴林成為黃埔興旺的「風水」。

    南崗廟頭的扶胥,是古羊城的衛星。珠江航線前後分流,在此會合於獅子洋,流經虎門奔入南海。「黃埔雲檣」蔚為大觀:浩浩江面船桅雲集,遠洋巨輪往來不絕,萬噸級碼頭綿延相接,龍門吊望不到盡頭。街心花園的主景石是兩個翩翩起舞的少女。不鏽鋼綠島上的「萌芽」破土而出,方鋼圍欄上的海鷗展翅騰飛。開發區區徽,三角形區標靈感源自開發區當時地圖上的「金三角」,三角形抽象成巨輪的風帆,乘風出海,走向世界。

    廣州開發區,正高揚風帆,奮進在時代前沿!

    2021,5,26凌晨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揚帆高歌大灣區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