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楊絳忌辰,憶她與香港的文學因緣

楊絳忌辰,憶她與香港的文學因緣

責任編輯:楊眉 2023-05-26 14:39:08 來源:中通社

 5月25日是中國著名作家、翻譯家楊絳逝世七周年忌辰,當天中國商務印書館、三聯書店等知名出版社紛紛發文緬懷,中國乃至世界各地許多讀者表達悲痛之情。楊絳(1911年-2016年)一生逾越一個世紀,雖到訪香港次數不多,卻與香港有着頗為深厚的文學因緣。

 如今在香港各大書店裏,幾乎一直能見到陳列楊絳的著作。香港讀者喜愛她清麗淡泊卻內蘊堅韌、訴說人生哲理的文風。值得一提的是,楊絳文學創作的高峰期直到1980年代她古稀之年才到來,而香港出版界對她作品的關注卻很及時地與之同步。

 1981年5月,楊絳的散文集《幹校六記》在港出版,兩個月後才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1988年11月,其長篇小說《洗澡》先在港出版,12月在京出版。兩書在兩岸三地產生很大影響,後被譯為多種外語。

 生平大多數時光,楊絳是被譽為「文化崑崙」的學者錢鍾書賢惠的妻子,女兒錢瑗(北京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慈愛的母親。她甚至謙虛地認為自己的文學創作只是「隨遇而作」,自稱「業餘作者」。

 楊絳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籍貫江蘇無錫,生長在開明知識分子家庭,幼年至青少年舉家隨其父仕宦、職業生涯遷徙,去過上海、蘇州、杭州、北京、無錫等地。1932年,楊絳就讀的蘇州東吳大學因風潮停課,臨近畢業的她與友人結伴到北京燕京大學借讀,又在清華大學見到了同學孫君的表兄——時為清華學生的錢鍾書。楊絳晚年回憶與錢鍾書第一次見面,「偶然相逢,卻好像姻緣前定」。1933年,錢鍾書與楊絳在蘇州結婚,其時楊絳已考取清華大學外文系研究生。

 1935年,錢鍾書考取英國庚子賠款獎學金,公費赴英留學,楊絳亦自費留學陪同前往。從此除讀書寫作外,她還成了照顧家庭起居的主婦。1938年,錢鍾書、楊絳還有在英國出生的女兒錢瑗回國,此時的中國已淪陷於侵華日軍鐵蹄之下。楊絳為補貼家中柴米油鹽,寫了幾個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等,至今長演不衰。

 錢鍾書、楊絳、錢瑗一家三口遍歷高低起落,20世紀70年底中期以後生活才趨於安穩。1978年4月底,楊絳此前數年默默翻譯的西班牙文學巨著《堂吉訶德》中譯本出版。同年在鄧小平介紹下,與訪華的西班牙國王、王后握手。

 然而,楊絳聰慧、深情的丈夫、女兒卻都疾病纏身,先於她離開人世。文字陪伴了她光輝卻孤寂的晚年。2003年,楊絳92歲,她講述一家三口相守相助歲月的散文集《我們仨》問世。離世前兩年,103歲的她還出版了小說《洗澡之後》。

 錢鍾書、楊絳夫婦一生對香港多有牽念。在楊絳親自為文集出版所撰的《楊絳生平與創作大事記》中,她記下「1994年7月,香港三聯書店出版《雜憶與雜寫》繁體字本,錢鍾書末一次為我題簽」。又寫到1997年,身體已頗虛弱的錢鍾書「於香港回歸甚關心,有興看電視。後得知女兒去世,病轉重」,當年3月錢瑗已因脊椎癌去世。1998年12月,錢鍾書因病去世。

 21世紀以來,香港牛津、朗文、培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學語文課本收錄了楊絳的《記楊必》《風》《老王》《讀書苦樂》,影響著莘莘學子及他們長大成人後的人生。楊絳在《我們仨》中感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然而她留下的文學之美,及其中蘊含的美好情操,卻成為超越生命長度的永恆。

責任編輯:楊眉 楊絳忌辰,憶她與香港的文學因緣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