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漁農界立法會議員 何俊賢
休閒漁業是世界各地熱門的旅遊項目之一。香港作為沿海國際城市,然而海洋環境及資源卻一直無法有效善用。究其原因,在於政府對發展海洋經濟可謂無目標、無計劃和無配套。首先香港現時也並無一套專門發展休閒漁業的辦法、法例或配套,漁船不能載客進行垂釣,休閒垂釣魚排限制極多,要同時兼顧養殖活動;其次是香港對熱愛休閒漁業活動的遊客並不友善,遊客無從得知如何參與活動,既沒有組織可保障活動的服務和標準,也沒有具規模的企業經營,即使港人參與活動也要通過相熟人士介紹船家或休閒魚排,又何況是外地遊客?凡此種種,休閒漁業在港自然難以發展。
反觀鄰近有水域的大灣區城市,例如深圳和珠海等地,其實這些年來也積極發展親水活動,改善海濱,發展休閒漁業活動;雖然在業界的大力推動下,政府也表示會研究在中部水域人工島等計劃中發展休閒漁業,以及推動漁民發展遊艇會業務,然而香港部分沿岸發展規劃仍毫無與沿岸和海洋有關的發展,無疑是落後於形勢,白白浪費重要機遇。
就此,近日正值《施政報告》的諮詢期,筆者也直接向特區政府提出意見,建議政府應該積極在未來的人工島、九龍東、南區及其他可能有水域、有海濱或避風塘的發展中,善用海洋資源,加入休閒漁業元素及配套,營建一個集旅遊、閒釣及相關配套為主,並以飲食、零售及俱樂部等為輔的「休閒平台」、「釣魚走廊」或「釣魚海岸」;同時推動熟識漁業及海洋的業界,包括漁業界與旅遊業、遊艇行業及商界共同合作營運,推動漁業集約化及增加漁民收入之餘,也可嘗試推動漁業與其他延伸產業結合。
如若上述發展站穩腳跟,更大的機遇其實會接踵而來,因為除了香港自身水域,如能打造整個大灣區的休閒垂釣聯網,對遊客而言更具吸引力和帶來更大收益。期望特區政府可以積極研究上述建議,不要浪費既有的優勢和資源,讓香港可在疫情後加快融入大灣區海洋經濟發展,為國家打造海洋強國作出貢獻。(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