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論壇今日(7日)公布「香港各世代大學學歷勞工住屋承擔能力研究報告」。研究發現年輕世代面臨的住屋挑戰是前所未有地強,第5代(1983至1987年)和第6代(1988至1992年)於30至34歲時的置業能力最低,只有8625元和8493元。雖然樓價目前有一定調整,仍處於非常高水平,除非出現大幅度調查,否則置業對年輕世代而言是極大負擔,以至奢望。
新青年論壇研究員張培然指,研究報告主要是對比不同世代的買樓能力,並把1987至2022年的大學學歷勞工以每5年一個世代作比較,第一代為1963至1967年出生,現年55至59歲。最新一代為1998至2002年,現年20至24歲。當中樓價和租金指數是以1999年為基準年,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則以2019至2020年為基準年。
據了解,年輕世代一開始的置業能力,遠遠弱於同一年齡層的年長世代。第7代(1993至1998年)和第8代(1998至2002年)於20至24歲時經樓價指數調整的中位數收入分別只有4492元和4868元。至於研究還將新界40平方米以下單位的平均呎價除以大學學歷勞工收入,反映他們對「上車盤」的承擔能力,並發現呎價佔其收入比例,於20至24歲分別為75.3%和74.1%,張培然認為情況是會很離譜。
新青年論壇召集人鄧詠駿補充,第7代和第8代呎價佔其收入比例,於20至24歲分別為107.6%和111.1%,即一個月收入都買不到一呎,他形容情況是很過分,促請政府需正視。施政報告公布在即,他期望政府能關顧到撤辣要從長計議、大力增加資助房屋供應、還應繼續大力支持產業多元化,創科和北部都會區快點上馬,增加更多高技術勞工職位,讓剛畢業大學生有更多發展方向。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稱,對研究報告結果感到悲觀,因樓市現時有向下調整的趨勢,樓價仍然比較高企,青年人整體置業能力較弱。他亦樂見政府在增加資助房屋供應上多做功夫,由2014年2000多間居屋上升至今年9200間,但希望供應上可增加。招國偉還發現青年人選擇單位時比較氣餒,因單身人士在較後階段才可選擇,大多相對是很細的單位,幸好去年施政報告已「封底」:280平方呎下限,並希望北部都會區將來的項目可把居住面積提高,以回應今屆政府四個目標:提速、提效、提量、提質。
招國偉更提到,「白居二」計劃申請者可於市場上物色單位的情況,因現時主要傾向於家庭較多,單人配額只有一成,故期望能放寬單身人士配額,讓青年人獲得資格於未補價單位上找到心目中的單位。
新青年論壇幹事陳啟賢指,自己於上年大學畢業,現時擔任文職工作。買樓對其而言是遙不可及,嘉湖山莊一個400呎單位需要20多年時間才有機會購買,並不現實,因儲蓄期間都有居住需求。他更點出在香港買樓是社會及結構性問題,促請當局要關注青年置業問題,他們是未來發展要員,一定要有好居住地方,假如花費大部分金錢租樓,便難以發展自身事業,更重申年輕人應有自己事業發展方向或想做夢想,樓宇本身是基本需求,不應作為畢身奮力都未能達成的目標,政府不應只為了經濟好或其他原因去推動樓市。(圖片:馮瀚文攝)
頂圖: 新青年論壇研究員張培然,新青年論壇召集人、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新青年論壇幹事陳啟賢公布「香港各世代大學學歷勞工住屋承擔能力研究報告(198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