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500平方公里!深圳「20+20」產業集群發展壯大

500平方公里!深圳「20+20」產業集群發展壯大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3-10-30 09:49:12 來源:深圳特區報

 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加快建設具有深圳特點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圳市戰新與未來產業空間布局規劃暨20大先進製造業園區空間保障指引》(簡稱「20+20」產業空間規劃)為構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優勢產業群提供了堅實空間支撐。深圳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將「20+20」產業空間規劃的編制及方案深化,列入2023年重點工作,正加快推進,並取得階段性成果。

 日前,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繼2022年6月深圳市重磅出台《關於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後,該局緊鑼密鼓開展了「20+20」產業空間規劃,優化產業園區布局方案,組織市-區聯動編制全市20大先進製造業園區空間保障指引。該規劃指引已進入最後編制階段,將確保今年內按程序完成報批。

 據了解,現有成果有兩大看點:

 一是優化全市產業空間布局體系。「20+20」產業空間規劃以「製造為基、園區引領,嚴守底線,集中連片,以人為本、產城融合,優化結構、盤活存量」為原則,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統籌布局先進製造業空間和科技創新空間,系統優化全市產業空間格局。

 深化先進製造業園區布局,以《深圳市20大先進製造業園區空間布局規劃》為依據,落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銜接法定圖則工業用地布局,結合全市重大產業項目選址及可釋放工業用地潛力分布等情況,局部深化先進製造業園區空間範圍,在寶安、龍崗、龍華、坪山、光明、鹽田、大鵬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8個區布局20大先進製造業園區,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環節集中布局,總用地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園區依托各自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明確了差異化的產業發展方向,實現錯位協同發展。

 統籌科技創新園區布局,落實國土空間規劃創新空間格局,統籌國家高新區、自主創新示範區、高等教育校區等空間布局,銜接光明科學城、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西麗湖科教城、會展海洋城等市、區重點片區規劃,結合詳細規劃城鎮單元劃定及產城融合要求,統籌劃定科技創新園區空間範圍,在羅湖、福田、南山、鹽田、寶安、龍崗、龍華、坪山、光明9個區及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布局20大科技創新園區,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研發環節及各類科技創新資源集中布局,總用地面積約190平方公里。園區依托各自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明確了差異化的產業發展方向,實現錯位協同發展。

11.jpeg

 作為深圳市生物醫藥核心區,坪山區匯聚了逾1000家生物醫藥企業。圖為深圳坪山生物醫藥加速器二期 賴犁/攝

 二是強化先進製造業園區空間保障。市區協同,統籌編制20大先進製造業園區空間保障指引,明確園區內工業用地規模底線,摸清可釋放工業用地空間布局,並制定工業用地釋放實施計劃。

 強化工業空間規模引導,結合先進製造業園區內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各類空間專項規劃、法定圖則規劃以及城市更新、土地整備等存量開發潛力情況明確各項工業空間規模指標。至2035年,全市先進製造業園區內規劃工業用地面積不低於130平方公里,園區內釋放工業用地規模力爭達到60平方公里。

 制定工業用地釋放實施計劃,合理安排實施,制定工業用地釋放「時間表」,全市先進製造業園區按照啟動區(2022-2023年)、拓展區(2024-2025年)、儲備區(2025年後)有計劃釋放工業用地。細化明確實施路徑,繪製工業用地釋放「路線圖」,引導各區通過在庫儲備供應、土地整備、城市更新、產業提容等路徑有序釋放先進製造業園區內工業用地。進一步釐清實施主體,落實工業用地釋放「責任狀」,推動政府、國企、民營企業、社區股份公司等多元主體參與實施。

 據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產業空間總面積約500平方公里,有效覆蓋全市約80%工業用地。市域範圍內「20+20」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空間總體格局的規劃形成,將有力推動全面統籌、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保障產業空間供給、促進產城融合發展、承接重大產業項目。

 預計到2025年,深圳將建成辨識度高、集群集聚、承載力強的先進製造業園區體系和創新濃度高、經濟密度高、服務水平高、人文活力高的科技創新產業集聚區體系,製造業壓艙石地位進一步鞏固,科技創新驅動力顯著增強。到2035年,深圳將形成一批集約高效、融合輻射、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國內示範效應的先進製造業園區和科技創新產業集聚區,努力將深圳建設成為全球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桿城市。

 專家點評

 「三生融合」打造高質量發展城市新貌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

 深圳培育發展壯大「20+8」產業集群,以高質量產業空間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是穩住製造業基本盤、增強實體經濟發展後勁、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的重要抓手。

 該規劃圍繞統籌優化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土空間布局,完善產業空間保障體系的目標,以20大先進製造業園區為基礎,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統籌布局先進製造業空間和科技創新空間,系統優化全市產業空間格局,並深化制定20大先進製造業園區空間保障指引,強化產業空間保障,為加快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

 深圳先進製造業空間發展各具特色優勢互補

 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李江:

 該規劃以國土空間規劃作為牽引,綜合考慮深圳的山水自然地理格局和水資源、土地資源、生態環境等承載能力,選取適宜開發建設的地區進行了園區布局,並妥善處理了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之間的關係。

 在園區的發展定位上,該規劃深入研究了各園區的現狀產業基礎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行業分布特徵,充分對接了「20+8」產業行動計劃中的布局要求,並賦予各個園區差異化的產業定位,為深圳市實現主導功能清晰、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先進製造業空間發展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科學有序推進老舊工業區存量開發

 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深圳市城市規劃協會會長鄒兵:

 該規劃在優化全市產業空間總體布局的基礎上,以試點形式制定了20大先進製造業園區空間保障指引,詳細梳理了園區內可釋放的工業用地的情況,全面掌握了園區內可釋放工業用地的基本信息、現狀情況、規劃情況和實施進展,為後續我市推進工業用地供應、保障產業項目落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建議該規劃實施過程中,深入理解深圳產業空間的低成本優勢,從城市發展戰略高度出發,科學有序推進老舊工業區的存量開發,合理管控拆除重建和綜合整治的規模比例,在局部提升產業空間質量的同時,保持深圳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低成本優勢。(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秦綺蔚)

 頂圖圖說: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責任編輯:朱劍明 500平方公里!深圳「20+20」產業集群發展壯大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