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歐冠昇:港交所今年取得重大進展 明年充滿機遇

歐冠昇:港交所今年取得重大進展 明年充滿機遇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3-12-20 21:10:32 來源:香港商報網

 港交所回顧2023年,形容今年是交易所格外繁忙而充實的一年。港交所表示,包括香港市場在內,今年全球新股市場持續受疲軟的市場情緒及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但香港全年新股市場持續回暖。截至上周五,連同由GEM轉主板,共有64家新上市企業,集資額409億元。

 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表示,儘管宏觀環境充滿挑戰,港交所今年仍取得了重大進展。 隨着港交所的市場多元化戰略初見成效,衍生產品市場今年交投非常活躍,支持集團的良好財務表現並反映在已匯報的業績上。集團在紐約和倫敦新設了辦事處,並且多次遠赴中東和東南亞進行海外推廣,穩步推進港交所的國際化戰略。以下為全文:

 2023年是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格外繁忙而充實的一年,實現了多項重要的里程碑,亦推出了多項嶄新舉措,包括在紐約和倫敦開設新的辦事處,業務覆蓋全球三大主要時區,加強與客戶的聯繫。香港交易所在衍生產品、定息及貨幣產品方面的持續發展,也成功推動了其業務和產品生態圈走向更多元化,為投資者和風險管理者提供更豐富的選擇。

 年內,香港交易所推出了一系列值得關注的新項目和舉措,進一步提升集團的產品和服務,鞏固香港作為領先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儘管宏觀經濟環境依然複雜,但香港金融市場仍持續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印證香港作為全球超級聯繫人的重要角色。今年,香港交易所分別與北京證券交易所、印尼證券交易所和沙特證交所集團簽訂了合作備忘錄,探索互掛上市和共同產品開發,致力透過與中國內地、東南亞及其他國家加深聯繫以捕捉發展機遇。印尼證券交易所和沙特交易所近日亦已相繼納入至香港交易所的認可證券交易所名單,其上市公司可以在香港申請第二上市。

 香港交易所衍生產品市場在過去一年表現強勁,截至 11 月 30 日,日均成交量達到 140 萬張合約,較2022年同期增長 4%,其中,香港交易所的MSCI期貨及期權產品於11月的未平倉合約量首度突破10萬張,名義價值達到42億美元。同時,恒生指數期貨期權、恒生科技指數期貨,以及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等重點衍生產品的日均成交量均於年內創出新高。

 交易所買賣產品(ETP,包括ETF和槓桿及反向產品) 市場日益壯大,截至 11 月底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到 140 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近20%。年內,香港交易所共迎來16隻新ETF上市,包括亞太區首隻沙特阿拉伯ETF,帶動香港上市的ETP總數增至179隻。

 香港交易所的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升級和優化,相關措施包括全年新增最多 10 個交易日、在滬深股通新增1,000多隻標的股票,以及將外國公司納入港股通。此外,香港交易所於期內推出互換通和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不但鞏固了香港作為領先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即將推出的中國國債期貨和A50期權產品,也預期將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角色。

 2023年,包括香港市場在內,全球新股市場持續受疲軟的市場情緒和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但香港的全年新股市場持續回暖。截至2023 年 12 月 15 日,共有64家新上市企業,集資金額達 409 億元*。香港交易所這一年繼續致力提升其作為全球首選上市地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就惡劣天氣下維持交易推出市場諮詢,刊發GEM上市改革諮詢總結,並為特專科技公司來港上市開啟了新篇章。這些舉措反映了香港交易所致力建立穩健而充滿活力的市場的承諾。

 除了上市規則改革和市場改革外,香港交易所還推出了多項營運優化措施,例如推出FINI和Synapse平台,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大的便利性和更高的市場透明度。 FINI 平台將新股定價與交易之間的時間從不少於五個工作日縮短至兩個工作日,而 Synapse 平台則支持參與滬深港通的機構投資者更好地管理在不同時區的交易後運作。

 香港交易所一直積極實踐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理念,致力於提升企業管治、ESG信息披露及相關投資機會。今年11月,香港交易所宣布在 2024 年實現碳中和,到 2040 年實現淨零排放,比原計劃提前十年。而在監管機構的工作,香港交易所則刊發了關於加強氣候資訊披露的諮詢文件,以促進上市公司過渡到全面採用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ISSB)的標準。香港交易所的自願碳市場平台 Core Climate 也有顯著的發展,註冊參與者在過去一年中增加了兩倍,達到約 80 名會員。此外,香港交易所分別與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及北京綠色交易所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探索跨境碳市場互聯互通和氣候金融相關機遇。這些行動體現了香港交易所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

 香港交易所作為一家使命驅動的企業,在聯繫市場及社會方面一直扮演着獨特角色。香港交易所與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FII Institute)和香港特區政府合作,12 月首次將 FII Priority 峰會帶到亞洲。這場峰會吸引了來自業界、政府、學術界的 100 多位傑出講者及來自世界各地的 1,000 名與會者,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這場峰會的成功舉辦也體現了香港交易所對加強全球互聯互通以及加強與中東投資者和市場聯繫的承諾。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於年內表現良好,交易活動在過去幾個月有明顯的增長:11月日均成交量達到2021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未平倉合約總數按年增長17%。 LME在與2022年3月鎳市場事件相關的司法案件中取得了有利的判決,證明了LME團隊的誠信,以及團隊始終將整個市場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承諾。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歐冠昇表示:「儘管宏觀環境充滿挑戰,香港交易所今年仍取得了重大進展。 隨着香港交易所的市場多元化戰略初見成效,我們的衍生產品市場今年交投非常活躍,支持集團的良好財務表現並反映在已匯報的業績上。 我們在紐約和倫敦新設了辦事處,並且多次遠赴中東和東南亞進行海外推廣,穩步推進我們的國際化戰略。 過去一年,我們也推出了多項互聯互通優化措施,數量比過去八年中的任何一年都多,鞏固了香港作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新規和 FINI 平台的推出是重要的里程碑,將重塑香港資本市場的未來。」

 歐冠昇續說:「我謹代表香港交易所感謝香港、中國內地及世界各地的客戶、業務合作夥伴、監管機構以及社會各界在過去一年的大力支持。未來還有多項重大措施值得期待,包括完成惡劣天氣下維持交易的諮詢、推出中國國債期貨以及滬深港通引入大宗交易等。 我們堅信 2024 年又將是充滿機遇和互聯互通的一年。」

 以下是今年的一些亮點回顧:

 企業發展及戰略亮點

 慶祝在紐約和倫敦開設辦事處,為集團在北美和歐洲的客戶提供實地支持

 與沙特證交所集團、印尼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等國際交易所合作夥伴簽署合作備忘錄

 慶祝H股上市30周年

 與FII Institute及香港特區政府合作,於香港金融大會堂舉辦首屆FII Priority 亞洲峰會

 提出在惡劣天氣下維持市場正常交易的建議,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致力於2024年實現碳中和,於2040年實現淨零排放

 LME 推出了新的行動計劃,以優化和提升其市場,包括推出多項改革,如優化收盤價計算方式和擴大金屬庫存報告範圍

 英國法院就 2022 年鎳市場事件作出有利於 LME 的裁決

 上市及首次公開招股

 在《上市規則》新增章節18C,容許特專科技公司在香港申請上市

 落實在2024年實施GEM改革,包括為大量從事研發活動的高增長企業增設上市渠道及引入「簡化轉板機制」

 將印尼證券交易所及沙特證券交易所列入「認可證券交易所名單」,容許有關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在香港第二上市

 進行多項改革提升香港上市制度的吸引力,包括:實施首次公開招股「雙重參與」改革、在2024年擴大無紙化上市機制及建議引入庫存股份機制

 建議按照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 發布的可持續發展披露準則提升與氣候相關的披露規定

 今年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與國際市場的趨勢維持一致,期內歡迎64家新上市公司,共籌募409億元*

 互聯互通機制

 落實多項滬深港股通的提升措施 – 包括:將在香港上市的合資格國際企業納入港股通交易及在滬深股通新增逾1,000隻A股

 開通互換通,世界首個衍生產品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促進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內地的利率互換交易及固定收息市場

 增加滬深港股通的交易日及宣布在滬深港股通引入大宗交易機制

 推出HKEX SYNAPSE平台加快滬深港通結算流程,支持國際投資者配合內地市場的T+0結算周期

 產品及市場運作

 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及雙櫃台莊家機制,首階段共有24家香港上市企業提供港幣及人民幣櫃台

 香港交易所的數碼新股結算平台FINI於11月22日正式啟用,將新股定價與股份開始交易之間的時間由五個營業日大幅縮短至兩個營業日

 宣布計劃推出中國國債期貨

 籌備為香港零售基金開發一個綜合基金平台,支持香港作為全球財富管理中心的發展

 歡迎亞太區首隻沙特阿拉伯ETF在香港上市

 在合資格發行衍生權證的名單上新增8隻美股,進一步豐富香港市場上的國際產品

 實施衍生產品市場的持倉限額提升措施

 引入新的市場數據訂閱模式及調整移動裝置市場數據服務收費

 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企業社會責任及ESG

 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今年共捐出善款9,500萬元,支持超過36個社區及環境項目,逾25萬名有需要人士因而受惠

 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推出2023年社區項目資助計劃、2023年慈善夥伴計劃、大學獎學金計劃及全新的香港交易所研究資助計劃

 香港交易所員工在各項義工活動中共投入超過1,700小時,回饋社區

 與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及北京綠色交易所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區內的綠色金融及可持續發展

 LME旗下的所有品牌在2023年12月31日前將全面符合LMEH的負責任採購標準

 LME在2023年共捐出10萬英鎊善款予慈善機構

責任編輯:朱劍明 歐冠昇:港交所今年取得重大進展 明年充滿機遇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