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余件套珍貴展品、多件國寶級文物首次展出、不開放洞窟數字化復原……一場史無前例的敦煌文化藝術盛宴即將在深圳拉開帷幕!「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藝術大展」將於2025年7月26日至11月23日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館展出,為粵港澳大灣區觀眾帶來跨越千年的藝術震撼。
本次展覽堪稱華南地區規模最大、展品最豐富、文物數量最多的敦煌文化藝術大展。205件套展品通過「絲路明珠」「佛國聖境」「人間萬象」「石室寶藏」「考古探秘」「眾心一念」六個板塊,結合實物與多媒體展示,全方位呈現敦煌文化的深邃內涵。其中,莫高窟北區眾多文物及其他展品為國內外大型博物館首展,多件國寶級展品和藏經洞數字化成果首次亮相粵港澳大灣區,讓觀眾得以近距離領略千年瑰寶的獨特魅力。
展品的稀缺性更是令人矚目。6個復原洞窟皆為特級保護洞窟,其中第3窟和第285窟屬於不開放洞窟,莫高窟年代最早的第275窟更是首次實現數字化整窟輸出。此外,展覽還將展出敦煌研究院常書鴻、段文杰等老一輩藝術家的60餘幅珍貴臨摹作品,珍稀文物真跡80餘件套,這些稀缺展品,為觀眾提供了難得一見的觀展體驗。
2025年7月5日,「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藝術大展」展覽發布會暨門票開售儀式在深圳南山舉行。發布會上,敦煌研究院張小剛副院長表示:本次敦煌文化藝術大展以「大成敦煌」為主題,將這份凝聚了千年智慧與八十年守護心血的文明成果帶到深圳,意義非凡。這不僅是華南地區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展品最豐富的敦煌文化藝術大展,更是一次立足當下、面向未來的文化實踐。主辦方詳細介紹了展覽配套活動與門票情況,並與嘉賓共同啟動門票預售。
活動現場,香港天籟敦煌樂團演奏的新編敦煌古曲《西域隨想》《供花手》,以古譜入音、古韻新詮的方式,重現了莫高窟壁畫上失傳已久的場景音樂;敦煌研究院張小剛副院長帶來的專題講座,也讓400多位觀眾提前感受到展覽的獨特構思與豐富內容。
本次展覽由敦煌研究院、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深圳市南山博物館、九色鹿文化藝術傳播(深圳)有限公司承辦,敦煌研究院服務公司協辦,並獲得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特別支持。這場融合藝術與文化、傳統與創新的盛會,必將在大灣區掀起一陣敦煌文化熱潮,為觀眾帶來啟迪心靈的文化之旅。
大展期間,將特邀多位敦煌學名家開展專家講座,定期開展遇見敦煌色彩、壁畫修復、泥坯畫、活字印刷、敦煌剪紙等公共課程,系列敦煌文化藝術講堂,周末親子專場、服飾專場等各種專題活動,還將在不同行業、不同節日開展主題活動,將敦煌文化藝術以直觀、生動、系統的方式呈現。周周有新意,周周有亮點。在知識科普與動手實踐中,號召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觀眾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審美情趣與藝術修養,在藝術薰陶中感悟歷史、思考人生。(記者 陳彥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