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魯政委:強勢人民幣不利于“平天下”

2015-06-24
来源:

  在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人民幣匯率將成為議題之一,對話還有可能涉及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評估顯示,人民幣已不再被低估。IMF正在就是否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進行評估,年內將作出決定。

  實際上,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及金融交易中早已被廣泛使用,現如今中國更希望通過IMF將其納入特別提款權(固定貨幣籃子),以標志人民幣作為官方儲備貨幣的身份。目前,該貨幣籃子中的貨幣包括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美元已然進入長期升值周期,但人民幣仍然保持不可思議的強勢。2014年,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升值幅度在6%以上,為2005年以來第四高的年度升幅。

  一般來說,貨幣的國際化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貿易結算中的使用;第二階段則是資本輸出中的使用。

  在貿易結算階段,的確是本幣升值有助于國際化,因為貿易商自然的偏好是“收硬付軟”(收取有升值預期的貨幣,付出有貶值可能的貨幣)。目前人民幣在中國貿易結算中的比例已達兩三成,與當年日元和德國馬克在貿易結算中曾經達到的最高比例基本相當。這意味著,指望繼續依賴貿易結算,已不可能把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帶到新的高度,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將需要更多依賴資本輸出。

  在資本輸出推進國際化的階段,則恰恰與貿易結算階段相反,軟幣更容易成為國際金融市場所偏愛的融資貨幣。在過去的6年里,國內企業大量借用美元負債、當下開始轉向歐元負債的現實,就清晰顯示了軟幣負債、節約成本的邏輯。金融領域的一個常識,就是幾乎所有債務人都會躲避強勢貨幣。

  如果認同當前人民幣國際化已進入到了資本輸出階段,那么,貶值對于未來人民幣的進一步國際化來說就是必須。

  在亞投行成立之際,未來可能主要通過人民幣長期貸款支持他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如果人民幣繼續升值,就會不斷加重負債國家的債務負擔,導致這些國家不愿意接納人民幣。

  對于當下人民幣所希望加入的SDR來說,SDR所要求的兩個條件:一是貨幣母國應是全球主要貿易國;二是該貨幣在全球被廣泛使用,特別是在金融交易中。前者意味著貿易階段的國際化,中國已然無可爭議地達標了;后者則容易招致一些好事者的質疑。

  其實,對于進入SDR籃子的貨幣來說,最重要的是一種匯率高度市場化的貨幣。

  縱觀國際金融史,自1945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美元登上國際舞臺的中央開始,就是一部美元總體持續貶值的歷史。

  這些貶值不僅沒有削弱美元的國際地位,反倒使其國際地位更加鞏固。同時,貶值不僅沒有惡化美國產業結構,反倒使得美國企業的競爭力得以持續保持,由此帶來的企業較好的利潤水平一直獨霸全球的強大的科技和綜合國力,成為了美元匯率無論如何波動,其國際地位巋然不動的最牢靠根基。

  興業銀行的數據顯示,當下的強勢人民幣,已經嚴重損害了中國企業的盈利能力,侵蝕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根基,有效匯率高估造成經濟低迷,迫使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得不持續保持擴張,造成財政壓力持續加大,貨幣大量投放,這使得中國經濟的風險不斷積累。一旦中國經濟喪失了持續增長的強大動能,人民幣國際化也將行而不遠,日元就是前車之鑒。

  綜上所述,匯率強勢的人民幣實則是“平天下”的最大障礙!

  (作者為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