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3

互聯網造車進入建廠、量產期 狼真的來了?

2017-05-08
来源:南方日報

  樂視造車的波瀾尚未平息,“互聯網造車”浪潮又至,今年年初,尤其是上海車展前後,無論是場內場外,帶有互聯網基因的造車品牌集體“秀肌肉”。奇點、蔚來、威馬等品牌已經推出量產車型,除了奇點落戶銅陵、威馬落戶溫州外,小鵬汽車5月4日也宣布在肇慶高新區建設投產,一、二期總投資達到100億元,在這前一天,30億元的奇瑞新能源和智能汽車項目也宣布落戶石家莊。

  過去常被調侃“PPT造車”、“造車融資”,被打上“互聯網造車”標簽的車企們,已經紛紛推出量產車型及投建工廠,最快甚至在年內就有量產車小規模下線。造車“蛋糕”看著仍然很大,但生產資質、電池技術以及傳統車企會否攪局,仍是新車企們面對的難題。

  造車熱又至

  量產車概念車百花齊放

  上海車展前後,帶著融資、概念車(或准量產車)來蹭車展的熱點,成為很多“互聯網造車”企業的標配。

  車展前夕,奇點汽車CEO沈海寅宣布已獲得6億美元融資,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將落戶安徽銅陵,共投資80億元,預計年產能達到20萬輛。據南都記者了解,奇點汽車現階段的產品采用代工的形式生產。全新發布的iS6量產車號稱續航裏程400km,沈海寅強調此並非特定工況下的數值,而是實際行駛裏程。

  蔚來汽車也帶來量產車型高調參展,但除了一堆字面上的介紹,也陷入了“只能遠觀”不展出細節的尷尬。而在展館外,威馬汽車也展示著其首款量產車型,並宣布正在成立120億元的產業基金,實現對傳統車企的“換道超車”。盡管看似不同,但這些由全新車企在車展前後公開的新車,都有幾個共同點,就是續航裏程長及“炫酷”的外形以及互聯網基因。

  頻頻建廠

  已從資本和PPT中走出來?

  業內一般認為,互聯網造車的這波浪潮,起始於2015年發改委發布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准入管理規定》,不論是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還是全新的造車企業,一時間均蜂擁而至。經過兩年蟄伏,今年集體爆發,這期間出現的樂視汽車資金鏈危機和高管出走傳聞,似乎並未影響大家造車的興致。盤踞國內的多家車企通過與二三四線城市的高新產業園合作,很多已低調建廠,進入實質性量產階段,比如小鵬在肇慶建廠、威馬在溫州建廠。

  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強調,對於外界常常對有互聯網基因的新造車企業貼上“互聯網造車”的標簽,他並不認同,當下的關鍵是把汽車這一產品做好,“我認為我們出生的基因就不一樣,從第一天開始就是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在這個基礎上強調體驗。但是要把這個產品做好,才有後面的‘汽車+互聯網’、‘產品+互聯網’。”沈暉表示,“對我們來講就是把實體產品做好,才能打造新體系、新生態,創造全新用戶體驗的機會。”

  沈暉此前曾在吉利等車企任要職,離職後曾在博泰集團參與智能汽車的造車計劃,但後來又“分家”離開,創立威馬汽車,其最近幾次職業生涯變動,似乎也反映了一定程度的“造車不易”。

  盡管新車企紛紛進入量產和建廠階段,但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未被大多數新造車企業拿到手,這是一個擺在所有人面前的難題。南都記者梳理近一年取得牌照的公司發現,諸如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等,更像是傳統車企的新能源業務得到分拆與重視,江鈴新能源等則屬於主機廠業務的擴張———進軍新能源乘用車領域,而前途汽車、萬向集團等則是進行轉型升級,它們曾經只是汽車零部件產業鏈上的企業。新能源車企生產資質不斷收緊以及補貼逐步退坡,也成為尚未取得資質的車企頭上的定時炸彈。

  沒有核心電池技術

  續航裏程是否真的靠譜?

  樂視生態要用到汽車身上、威馬汽車率先布局社區和充電APP、正道的“車聯家”“車聯車”設計……這波造車浪潮下,車企強調汽車在使用上極具“顛覆性”,但真正能讓車跑起來的核心,還是新能源車的電池性能。

  然而,幾乎每家新車企都強調自己的續航能力,“准量產車”們的續航裏程在五六百公裏以上不在話下,而概念車的數據則更誇張,比如正道H 600概念車的續航裏程達到1000公裏,威馬概念車A G 2020的續航裏程達到1200公裏。

  盡管續航裏程的測試數據相當好看,但卻無一家新車企把自己的“電池技術”作為賣點來介紹,顯然電池技術並不由這些新車企們所掌握。處在國內新能源車第一陣線的比亞迪,其今年推出的續航裏程最長的純電動車宋E V 300,顧名思義裏程也只有約300公裏,此前的實車測試中也只是跑出約360公裏,而特斯拉的在售車型中,M odel S的續航裏程最高,但只達500多公裏,實際路況要跑出這一公裏數也並不容易,不論是比亞迪還是特斯拉,在一眾“互聯網車企”面前都相形見絀。對此,一名資深的鋰電池研發工程師向南都記者表示,在單純的試驗狀態下,按照如今的技術,純電動車跑出比較遠的距離也並非不可能,但電池是否適應大規模量產,仍要打上問號,“當前的汽車電池產業上,需要在電池體積、快充性能、安全性、續航能力上做出取舍。”造出“全能”型電池,是全世界都在研究的事情。

  對於如何攻克電池難題,沈暉表示,相比起自行研發,整合產業鏈是更好的方法,具有“突破能力”的小企業是解決的方法。從目前來看,全新的車企不少也像威馬汽車一樣,沒有把重心放在電池研發上,而是以整合產業鏈資源為主。於是,業界也有聲音指出,擁有電池技術和整車制造技術的傳統車企,只要加上互聯網基因,來完成互聯網造車會否更便捷?目前來看,已取得生產資質的雲度背後則是福汽集團的支持,奇點與蔚來也沒有否認代工模式,依靠傳統車廠達到快速造車的目的,似乎更為便捷。

  鏈接

  部分互聯網車企的造車進度

  1樂視汽車:2016年發布了LeeSEE概念車,2016年底和合作夥伴法拉第未來發布量產車FF91,根據媒體報道,莫幹山和美國工廠進度緩慢。

  2奇點汽車:奇點iS6預覽版已亮相,計劃在2017年實現小批量量產,與安徽省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

  3蔚來汽車:兩款量產車蔚來EP9、蔚來ES8亮相,代工模式和自建生產基地兩種方式一起走,與江淮、長安汽車簽署了合作協議。

  4車和家:產品還是諜照和PPT階段,其常州投資的生產基地首期項目建設中。

  5威馬汽車:一期廠房正在建設,2018年下線量產車,全球累計測試裏程已超過100萬公裏,概念車AG2020亮相。

  6雲度汽車:背後有福汽集團支持,已取得生產資質,小型SUV車型π1及π3預計今年年內上市銷售。

  7遊俠汽車:量產試制車預計年內發布,生產基地確認落在湖州,尚未開建。

  8小鵬汽車:本月,生產基地在肇慶建設投產,Beta版汽車已亮相。

[责任编辑:吴梓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