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在金融創新屢創佳績的同時,中心商務區在國際貿易與跨境電商產業上也得到了長足發展。中心商務區環球購則積極探索跨境電商O2O、傳統貿易、分送集報三大跨境貿易模式,成為促進貿易升級、積極發展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的突破口,在濱海新區掀起了一股「異國購」的熱潮。
海河兩岸
【香港商報網訊】當你從北京南站出發,乘坐京津城際延伸線僅需45分鐘,就會到達于家堡高鐵站。走出這一枚如靜臥在海河河畔的巨大銀灰色貝殼,目光與渤海之濱一片海闊天藍、樓廈林立的區域交織,就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國際化都市之風。是的,你來到了令人激情澎湃的濱海之心、世界入口——天津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
這里背靠京津,面朝大海,聯通世界。而其自身,則居於中國經濟發展第三極--天津濱海新區的核心。在人們的習慣中,都願意將這塊風水寶地稱作「于家堡」。
「2016年全年中心商務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0億元,按照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1.2%,連續兩年實現翻番。財政總收入117.29億元,同比增長12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2.28億元,同比增長25%;可支配財力85.8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26億美元。內聯引資173億元,同比增長8.8%……」從躺在紙上的圖畫,到如今巍然崛起,似乎彈指一揮間。數字無言,發展有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等國家戰略疊加的背景下,中心商務區在改革創新、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等方面駛入發展快車道,如今已展露乘風直上之勢。
香港商報記者 邢寶華 特約記者 裴蕾
協同發展先鋒 打造京津冀企業總部聚集區
如果說中心商務區這片商機寶地宛如一枚鑽石,在每個機遇的角度都熠熠生輝。那麼,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更是風采卓然。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要的國家戰略,更是擺在中心商務區面前的一個重大歷史機遇。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到天津工作以來,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要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窗口期,用「搶」的精神加快承接北京優質資源要素轉移疏解。
機遇垂青,還需實力「應門」。中心商務區充分利用自貿區體制優勢和雙創基地的政策優勢,以及交通優勢和載體優勢,緊緊把握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這一主題,加強京津濱發展軸聯動。
中心商務區把北京作為招商的主戰場。記者獲悉,2016年已落地央企二級總部兩家:一是經中國保監會、國家工商總局批準人保集團設立的人保金融服務有限公司,首期實繳註冊資本金10億元人民幣,這是全國保險公司中成立的第一個金融服務公司;二是中船重工集團設立的中船重工集團投資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0億元人民幣。他們還引進了中國人壽、騰訊集團、中信銀行發起的濱海(天津)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國新商業保理等17家央企三級機構項目落地為依託,形成央企集中聚集的良好態勢。
中心商務區亦緊盯「民企500強」榜單,營造「國民共進」的態勢。其中中國泛海集團設立亞太寰宇投資有限公司等3家投資機構,註冊資本合計220億元。
與此同時,他們瞄準跨境電子商務、科技互聯網等高成長性行業,積極引進「撬動一家可以帶動一片」的行業龍頭以及在技術、渠道、商業模式上具有獨特優勢和上市潛力的優質企業。
十年發展,中心商務區「中心」概念也愈加顯現。60餘座現代化樓宇拔地而起,以高性價比為京冀企業提供高端、舒適入駐空間。同時,隨著綜合交通、能源保障、生活配套、社會事業等領域一批重大項目的竣工投用,醫療教育無憂、宜居國際都市的形象也讓京冀企業的員工願意來、留得住。
去年,中心商務區高鐵開通,每天約15對城際列車往返於北京和于家堡之間,一小時同城化交通圈形成,進一步促進了京、津、濱之間的商務人流、旅游人流、居住人流的交通往來。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中心商務區正用更多的努力扮演著協同發展先鋒的角色。力爭用3到5年時間,把于家堡建設成體制先進、機制靈活、高度開放、環境優越、功能完善、產業高端的京津冀總部集聚區和服務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示範區。
全面改革前沿 搶占制度創新「高地」
「不做優惠政策的洼地,而是要搶占制度創新的高地。」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管委會主任鄭偉銘如是說。
「天津發展看濱海,濱海的核心是中心商務區」。中心商務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自成立以來,始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對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不斷推動「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探索,走出了一條領先全國的「受理標準化、審批合一化、政務網絡化、人員專業化、服務定制化」的新路,進一步簡化流程、提高服務效率,讓企業辦事少跑腿。
中心商務區先后上線了「雙創通」PC端網絡辦事平臺和手機端微信辦事平臺,8+X項服務基本涵蓋企業辦事行政審批的所有事項。服務管家只要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就可以提供全天候審批服務,企業辦事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全部事項的受理。
此外,中心商務區進一步簡化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業務的程序,并變以往企業要件填寫「填空題」、「問答題」為「選擇題」。企業只需輕移滑鼠點選提交,即可完成申請。既縮減了填寫申報時間,也避免了反覆修改,提高了辦事效率。
預約預審系統是指企業辦事人可登錄該系統,預先下載填寫所要辦理事項的要件清單、表格等,按照標準要求填寫后提交,由審批人員后臺審核無誤后,發放預約號碼,辦事人可預約未來3天內的任意時間到服務大廳辦事。2016年以來,通過該系統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數量占同期窗口受理這項業務總量46.98%。
中心商務區是全國首例通過充分研究前置許可與民辦非企業單位設立登記之間的關聯關系,推動相關行政審批「多項合一」,實現一次受理、一次辦結,行政辦事效率再次提速。
此外,中心商務區推出「團隊+基地」指導式的規劃服務以及「平臺+聯盟」指引式的產業服務。通過不斷改革創新,中心商務區的營商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國家統計局調查隊在濱海新區功能區工作企業滿意度測評調查中,中心商務區是唯一一個得分超過90分的功能區。
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服務大廳
雙創示範基地 打造創新創業沃土
「你或許沒有錢、沒有背景,但只要你有創業的激情與勇氣,有創新的想法與點子,于家堡就幫助你實現夢想。」鄭偉銘主任的一番話,完美闡釋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宗旨。
天津于家堡雙創示範基地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內,于2015年9月21日開始啟動建設,2016年5月獲批確立全國首批28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之一。
一年多以來,天津于家堡雙創示範基地充分運用自貿區體制特色和自創區政策特色的聯動優勢,突出區域政府的服務特色,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建設京津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中提供了強大的創新驅動力,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
截至2016年12月上旬,在于家堡雙創示範基地註冊落戶的雙創企業累計已達4390家,其中金融類企業474家、商貿類企業2369家、科技類企業1285家、文化創意類企業262家,產業聚集效應明顯。目前已有騰訊眾創空間等11家眾創空間投入運營,涌現出200家左右的明星企業。
近日,中心商務區出臺了建設雙創示範基地工作方案。力爭經過3年的時間,將天津于家堡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成為京津冀乃至中國北方地區創新型產業發展先導區、開放創新創業先行區和協同創新創業示範區。
日前,雙創示範基地建設領導小組已經成立,相關工作已開始推進。天津雙創示範基地還將陸續出臺各項政策舉措,政策涉及範圍涵蓋知識產權保護、科技成果轉化、促進雙創人才流動、加大財稅支持力度、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等五大方面。
到2018年,示範基地將吸納一批國際化、高水平創新創業資源要素,聚集各類創新創業主體超過6000家,累計培育引進領軍企業60家,落戶眾創空間達25家,天使投資機構超過200家,建成具有全國示範引領作用和品牌影響力雙創示範基地。
對外開放門戶 打開通向世界新窗口
環球購
「開放的中心商務區是世界的機遇,開放的世界是中心商務區的舞臺。」
天津90%創新型金融在于家堡,中心商務區將打造北方金融重鎮。依照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規劃,中心商務區的重點任務是發展以金融創新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因此,他們充分利用京津冀、自貿區等機遇與政策優勢,在央企創新型金融業務、私募基金與大資管、跨境投融資等領域持續創新,正在形成產業特色與集聚效應,積累了一批創新型操作案例。一是與在京央企展開全面合作,已有超過40家央企在中心商務區落地了120餘個創新型金融項目,投資規模超過600億元,在談項目超過50個,并且正在與國務院國資委推動央企產融結合創新試點。二是推動大資管創新,僅今年前11個月資管板塊募集規模近1000億元。三是推動了一批創新型機構落地。四是推動了一批創新型金融業務。如中國北方第一單QDLP業務,天津第一單QFLP業務,國內第一單新三板反向併購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國內保理公司最大的一單ABS產品等等。
近期,由中國人壽、騰訊集團、中信銀行發起的濱海(天津)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是第一家以「濱海」作為字頭的金融資產交易所,將來有望與上海的陸金所形成競爭;中國銀監會所屬的中國金融租賃協會、中國保監會所屬的全國保險中介協會、中國人民銀行所屬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大數據公司已經確定落戶于家堡并實際辦公,這是天津首次有金融類全國性行業協會集中落戶,將對于家堡成為真正的金融重鎮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在金融創新屢創佳績的同時,中心商務區在國際貿易與跨境電商產業上也得到了長足發展。中心商務區環球購則積極探索跨境電商O2O、傳統貿易、分送集報三大跨境貿易模式,成為促進貿易升級、積極發展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的突破口,在濱海新區掀起了一股「異國購」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