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知名作家與金蝶掌門人合影,左起分別是:董立勃、何立偉、劉玉民、陳世旭、徐少春、蔣子龍、荊歌、褚佩榮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黃鳳鳴 同理 林麗青 報導 李振岐 攝影:11月23日10:00,位于深圳南山區的金蝶集團,頭一次迎來如此重量級的作家采風團。這八位重量級文學大咖分別是蔣子龍、何立偉、陳世旭、劉玉民、董立勃、荊歌、榮榮、朱小平。
香港商報作為“第九屆品鑒岭南著名作家廣東行”的組織策划方,也是精挑細選,極力向作家們推薦了這家集科技與良知于一身的香港上市企業。
從金蝶體驗館到財務管理新世界,再到金蝶陽明學院,作家們與金蝶集團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及員工互動之后。蔣子龍、何立偉、陳世旭、榮榮等作家紛紛贊歎,之前對中國民企命運充滿焦慮,親臨金蝶后頓感“提氣”,滿滿的贊譽驚喜之情。

蔣子龍為金蝶題詞:大道本無形,金蝶入化境
蔣子龍,專利牆前問領先
在金蝶體驗館,高高專利牆貼滿了金蝶過去一年所獲的各種專利。站在專利牆下,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蔣子龍聽得很仔細,他提出了自己關心的兩個問題,一是這些專利的成果轉化率到底有多少?二是與國際先進技術比,金蝶有否世界領先的技術,或者說國際獨創的技術。他說,到金蝶來,就是想看看中國科技創新命脈還有多少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陪同參觀的金蝶高管向蔣子龍介紹說,這些專利基本上都轉化為成果。同時,至少在三個領域,金蝶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一是金蝶云協同辦公,在中國處于第一,與國際先進水平也不相上下;二是金蝶的中間件技術,在全球排第四位,處于世界前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還參與了全球標准的制定;三是金蝶云蒼穹可謂是在全球首創。
徐少春在與作家們互動時也表示,25年來金蝶實現蛻變之一就是,不依賴國外的核心技術。他說出金蝶有個大目標,到2025年成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為此,金蝶已開始進行全球布局,今年在美國西雅圖設立了研發中心,進展超乎尋常的好。他表示,金蝶要靠發展服務業成為全球500強,這對中國具有不一般的意義和啟示。

徐少春拿出舊書《喬廠長上任記》,請蔣子龍簽名
徐少春,釋疑民企命運焦慮
在金蝶陽明學院,蔣子龍和何立偉都提出了對中國民企命運的焦慮。蔣子龍的焦慮是,一個小小的芯片就讓中國卡了殼,中國科技創新命脈能否掌握在自己手里。何立偉亦表示,民企生存狀況堪憂,在內外夾擊下,確實為中國企業捏把汗。
徐少春在回答作家們焦慮時表示,2018年是民企最難的時候確實不假。但這是個最壞的時代,也是個最好的時代。因為2018年注定是民企優勝劣汰的一年,注重在自主知識產權投入、不依賴國外核心技術的高科技企業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他以金蝶為例,2012年金蝶在實現向云服務巨大轉型時,也曾出現業績虧損。可以說,金蝶是以主動轉型為自己贏得了發展空間。

作家們參觀金蝶展廳
作家盛贊金蝶是創新龍頭
在金蝶陽明學院,作家們與金蝶的員工和文學愛好者進行了互動。
據介紹,迎接這麼多中國著名作家組成的采風團,金蝶還是頭一次。徐少春表示,從小就夢想當個文學家,很小時候就埋下了文學的種子。
蔣子龍在致辭中表示,金蝶有亮點,他在金蝶很受鼓舞也很受沖擊,他為中國有這樣讓人提氣的公司而驕傲。

劉玉民為金蝶題詞:金蝶狂舞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劉玉民表示,最近看到一則報道,深圳躋身全球一線城市,他認為正是因為擁有金蝶這樣卓越的企業,才成就了深圳的美名。他說自己20年前曾創作了《都市之夢》的小說,現在所看到的情景比他那時的夢還要美好。

何立偉為金蝶即性創作了風趣畫作“金蝶還未到,她扇起的風就到了”。
何立偉與徐少春是湖南老鄉,他表示,沒到金蝶之前,確實為中國民企生存捏把汗,到了這里,沒想到發展這麼好,規模這麼大。再從其管理軟件的客戶排名來看,華為赫然在列,象華為這樣的客戶一定是選取有世界水准的軟件,從客戶構成就能感受到金蝶的偉大。並且,在徐少春的身上也能看到,他所代表的中國企業家精神。而且,更令人推崇的是,金蝶還找到了以中國哲學——陽明心學為底色的企業管理方法論。
褚佩榮說在金蝶參觀,讓她對歲月痕跡的焦慮、中國力量的焦慮、當代科技的焦慮都有了新的認識,她表示將用詩歌來抒寫金蝶及軟件業的發展道路。
荊歌與陳世旭則就致良知與先進科技的關系,中外管理哲學融合等進行了深層探討。一向關注知識分子精神世界的陳世旭就建議,在現代企業管理上,用致良知來淨化人的精神世界與西方契約精神(制度規范),兩者不可偏廢。徐少春很贊同陳世旭觀點,他表示現在金蝶要做的就是讓兩者很好融合起來。

荊歌為金蝶題詞:金蝶振翅、舞動世界
作家寄語“金蝶振翅,舞動世界”
在互動交流之外,作家們還余興未了,紛紛為金蝶留下墨寶。40年前,創作改革文學開山之作——喬廠長上任記的蔣子龍,即興寫下“大道本無形,金蝶入化境”。荊歌以“金蝶振翅,舞動世界”8個字相贈。劉玉民寫下“金蝶狂舞”四個大字。何立偉為金蝶即性創作了風趣畫作“金蝶還未到,她扇起的風就到了”。
附:八位作家介紹
1、蔣子龍: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 作為著名作家和中國文化的使者,他先后出訪過歐美亞等十幾個國家,2012年8月16日獲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頒發的首屆東方文豪獎。1979年發表《喬廠長上任記》,揭示了新時期經濟改革中的種種矛盾,剖析了不同人物的復雜的靈魂,塑造了一位敢于向不正之風挑戰、勇于承擔革命重任,具有開拓精神的改革者的形象。作品較早地把注意力由揭露四人帮造成的創傷轉向社會現實,表達了當時人民渴望變革的迫切要求,因而獲得贊譽。代表作《赤橙黃綠青藍紫》通過幾個不同性格的年輕人之間的愛情、友誼、信念的沖突,告訴人們青年只有投入到時代改革的洪流中,人生才有意義。《燕趙悲歌》、《陰差陽錯》、《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鍋碗瓢盆交響曲》等。曾創作出社會時代所特有的、意義深刻的人物形象,《喬廠長上任記》已被公認為新時期中國文學的一個里程碑。
2、陳世旭:原江西省文聯主席兼作家協會主席 (首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上世紀80年代以《小鎮上的將軍》一舉成名,繼有小說《驚濤》、《馬車》、《鎮長之死》獲全國文學大獎及魯迅文學獎;其多部長篇小說對“當代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靈魂漂泊、精神成長進行了精當描述”,“表達了消費時代中國知識分子人性割裂與精神‘沙化’的深切憂慮”。近年所作《八大山人傳》是史上唯一一部書寫清初畫聖八大山人的長篇傳記作品,為讀者還原了藝術家有血有肉的傳奇人生,深刻展現了傳主卓爾不群的精神品格,在傳記文學作品中具有獨特的文學品位。
3、劉玉民:山東省文聯原副主席 山東省政協文化組副組長、原濟南市作協主席、山東文人書畫院院長等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長篇小說《騷動之秋》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另外著有長篇小說三部,報告文學為(集)四部,劇作選三部,以及詩歌集、散文集、中篇小說等多部。作品被改編成廣播劇、電視劇、電影、戲劇、小說連播等多種形式廣為傳播。有的作品被到海外。主要事跡及作品,中國現代文學館和烏鎮茅盾紀念堂,山東威海市、榮成市博物館等均有專題展示。近年多有書法作品聞世,人民日報、文藝報、大眾日報、齊魯晚報、前衛報、四川文學、金橋等諸多報刊均有發表。作品入選《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珍品書系》和《齊魯名家。書法卷》。
4、何立偉:湖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委 漫畫家。出版有《像那八九點鐘的太陽》、《白色鳥》、《小城無故事》、《親愛的日子》、《當時明月當時人》等小說散文集,作品“白色鳥”曾獲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並收入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
5、朱小平:《海內與海外》雜志主編 著名散文家《海內與海外》是中國僑聯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月刊,每月15日出版。其宗旨是:展現海內外華夏兒女在各條戰線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為統一祖國、為加強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為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以及對各國經濟文化建設作出貢獻的業績和風采。
6、董立勃:新疆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一級作家,新疆文史館館員、新疆大學客座教授。曾任新疆文聯副主席、新疆作協常務副主席、秘書長。至今已發表出版長篇小說《白豆》等二十余部。發表中短篇小說近百篇,出版小說集六部,散文集二部。獲過多種文學獎項。多部作品被改編為電影連續劇。
7、荊 歌:號累翁,蘇州人著名作家、書畫家。出版有長篇小說十部,中短篇小說集多部,收藏文化隨筆集三部,以及書法作品集《荊歌寫字》。曾任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是文壇60年代出生的代表性小說家。曾在杭州、蘇州、寧波、成都等地舉辦個人書畫展,同時也被認為是江南才子型文人書畫的代表人物。
8、褚佩榮:浙江省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又名榮榮。1964年2月出生于寧波,1984年畢業于浙师大化學系,先后做過教师,公務員,現為《文學港》雜志社主編,寧波市作家協會主席,浙江省作協副主席。出版過多部詩集及散文隨筆集等,曾獲首屆徐志摩詩歌節青年詩人獎、新世紀十佳青年女詩人稱號、第五屆華人青年詩人獎、《詩刊》年度詩人獎、《詩歌月刊》、《北京文學》雙年度作品獎、人民文學詩歌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優秀作家貢獻獎,詩集《像我的親人》獲第二屆中國女性文學獎,詩集《看見》獲全國第四屆魯迅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