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66

百萬億時代的理財學

2016-09-02
来源:澎湃研究所

    簡容

  2008金融危機以來,各國的貨幣供給均大幅增加,中國也不例外。危機初期,中國廣義貨幣供給(M2)約50萬億(2009年2月),到2013年3月,這一數字已超過100萬億,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廣義貨幣供給餘額接近150萬億。從50萬億到100萬億,央行用了50個月,而從100萬億到150萬億,則只用了41個月。

  鈔票越印越多,帶來了老百姓的問題——多出來的錢,是花掉呢,還是做投資?如果投資,投資什么好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看通脹水平。通脹壓力夠大,及時行樂(消費)才有動機。按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口徑測算,過去41個月(亦即我國M2逾百萬億的41個月),我國通脹水平累積上升4.7%,壓力不大。既然如此,老百姓琢磨得更多的應該是投資品和投資時機的選擇問題。那么,他們的投資回報率如何呢?

  先看有哪些投資品。目前在境內,除了存款,我國居民可選擇的投資品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人民幣資產,如房產、債券、股票、理財和黃金等;另一類是外彙資產,如美元、歐元和日元等——鑒於海外投資便捷性不高(包括港股),且有一條“5萬美元/年”的限制,普通居民購入外彙資產,主要是看中人民幣彙率變化帶來的收益。

  至於投資時機,則取決於個人在資產配置方面的初衷——你是投資客、投機客,還是房產剛需者?為了便於比價,筆者簡化了投資時機的問題,以半年為間隔,勾勒出八種資產在過去41個月內的回報率“痕跡”,如下圖:

  

 

  數據來源:WIND,作者計算

  1、圖中,八種資產與七條期限,共同組成了貨幣供給百萬億時代下資產回報的“珠簾”。而簾珠在10%附近相對集中,僅憑這一點,我就不能同意所謂“資產荒”的論調,因為無論在哪個時期、哪個國家,平均10%的回報率都是相當誘人的。換句話說,即便在這個百萬億的時代,中國市場仍然是個機會不錯的市場。

  2、在過去6個月(2016年1月-7月)、12個月(2015年7月-2016年7月間)和18個月(2015年1月-2016年7月)裏,黃金和日元的投資回報率超過20%,一舉成為最好的投資選擇。這與2012年歐債危機以來日元彙率和黃金價格的走勢有關——或許是受到美元彙率和全球避險情緒的影響,日元彙率與黃金價格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同向相關性。這一變化最終在2015年逐漸在中國市場凸顯出來,表示我國居民的投資情緒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3、把觀察的時段放大到三年,甚至是兩年——如果你在兩年前投資A股並持股至今,那么即便經曆了2015年股災,你仍然會有不錯的收益,尤其與回報率為負的歐元相比,更是好了太多。

  4、從穩定性看,房產和理財產品無疑是最好的。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房產和理財均能帶來20%上下的回報。相比之下,A股是穩定性最差的投資品種。

  5、圖中各種資產,一旦持有超過兩年,其累計回報率的差別就不大了。好比存款利息收入,存兩年和存三年分別不大(這樣一來,理性的選擇當然是存兩年,而不是三年)。如此,是不是可以說,我們在投資品種類的選擇上,每兩年就需要進行一次全面重估呢?當然,僅僅41個月的數據,大概還是不足以歸納出經驗的。

  6、美元並不是表現最搶眼的投資品。如果要選擇外彙資產,不妨把眼光放得更寬廣一些,事實上自去年“8.11彙改”以來,增加外彙資產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個體投資者的選擇。當然無可否認,過去18個月以來,簡單持有美元的回報要高於境內人民幣理財的回報。

  最後,借用市場分析師的話,“上述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畢竟,投資絕不僅僅是數據表現這么簡單。在這個空前的百萬億時代,金融市場唯一可確定的即不確定性。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