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66

樹立正確價值觀從文化入手

2016-08-31
来源: 香港商报

  恭之平

  里約奧運落下帷幕,國家金牌及精英運動員馬不停蹄訪港,全港市民可以一起親睹運動員的風采,分享中華兒女的歡樂和榮耀。8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京歡迎我國體育健兒凱旋時強調,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賽場上的出色表現,不僅生動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為祖國爭了光,為民族爭了氣,為奧運增了輝,為人生添了彩,而且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全世界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是中國精神的一個重要體現。

  文藝應體現中國精神

  體育如是,文藝也如是。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是文藝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文藝一旦空虛迷茫無所堅守,時代便只剩一片荒漠。然而并非所有的文藝作品,都能在人類精神史或心靈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有些文藝作品價值扭曲,以醜為美,雖然一時博得眼球,卻迅速被時代和良知所摒弃。喧囂過后,也只能在無盡空虛中灰飛烟滅。

  以香港電影為例,近年出現過兩部截然不同的作品,一部是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另一部是引起爭議的《十年》。這兩部電影最大的分別在於,前者緊緊抓住了中國精神,弘揚了愛國的主旋律;后者則是政治凌駕專業、少數綁架多數、激進騎劫理性。

  先說《智取威虎山》,這是一部2014年博納影業出品、徐克導演的內地和香港合拍的3D電影,改編自作家曲波所寫的長篇小說《林海雪原》中的著名故事《智取威虎山》,講述剿匪小分隊與東北土匪斗智斗勇的故事。影片贏得金鸡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剪輯獎,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獎,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以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和最佳音響效果獎。香港導演徐克之所以能拍成《智取威虎山》,除了各方面的條件都比當年更成熟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徐克找到了監制黃建新——與韓三平聯合執導過《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準確地把握了這個重大歷史題材。

  聚焦中國夢的時代主題

  《智取威虎山》北京首映后,許多媒體記者和影評人對電影的第一印象是「驚艷」。有影評人稱:「徐克用俠義、警匪和3D等商業元素包裝了這部紅色經典。」而觀眾多用「驚心動魄」、「震撼」、「視覺效果好」、「超出預期」等來形容。因此,《智取威虎山》取得了驕人的票房紀錄,內地首周5天半就收獲3.25億元,其中首日上映7個小時收入1660萬元,前后6周的總票房高達8.8億元人民幣。可以說,新版的《智取威虎山》結合現代電影技術,不僅拍出了新時代的革命樣板戲,唱響了愛國主義主旋律,還體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講好了中國故事。

  反觀電影《十年》在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所有專業獎項中沒有一項入圍,最終竟然成為金像獎「最佳電影」,這是香港電影界的不幸,亦對電影人不公平,是政治綁架了專業,將電影評獎活動政治化。《十年》踩中了分離主義的紅線,對於這樣一個敏感、政治不正確的議題,其實無關什麼言論自由,而是國民身份認同的嚴肅問題。

  列寧曾經說:「對於我們來說,一切藝術部門中,最重要的便是電影。」當年的蘇聯政府就是用科學角度去研究,尤其針對剪接──這個在其他藝術形式不存在的表現方式,發展出「蒙太奇」理論。即把兩個毫無關連的鏡頭接在一起,觀眾會透過聯想,衍生出一個新的意義來。最經典的例子,是把畜牧者帶領羊群和街上民眾游走的鏡頭連接,令觀眾聯想到自己的羊群心理,從而啟迪民心。

  當前,中華民族正大踏步行進在銳意進取的征程中,「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我們進取奮斗的方向。文藝創作必須聚焦中國夢的時代主題,反映廣大人民群眾在尋夢、追夢、圓夢過程中的喜與憂、怕與愛、汗水與泪水、教訓與經驗,弘揚中國精神,講好中國的故事。香港電影界又何嘗不應該樹立正確價值觀呢?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