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界心聲】旅業復興路漫漫 多搞盛事勁吸客

【商界心聲】旅業復興路漫漫 多搞盛事勁吸客

責任編輯:楊穎婕 2023-09-26 08:23:1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旅遊業作為本港的四大支柱行業之一,在產值方面其實與其他三個主要行業(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專業服務及其他高端支援服務)相去甚遠,尤其在2019年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及2020年開始流行的疫情影響之下,旅遊業遲遲未能「回春」。

 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的最新行業數字,8月份的訪港旅客數字約407.77萬人次,雖然在暑假旅遊旺季的帶動之下按月環比增加約14%,但這個數字仍然只相當於2017年至2019年同月份平均數的84%。

 內地客成「必爭之地」

 縱觀今年首8月,訪港旅客累計達2055萬人次,其中內地旅客約佔80.4%,達1652萬人次。內地旅客對本港旅遊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其實不單止是中國香港,對於中國澳門、中國台灣、泰國等地,內地旅客都被視為提振旅遊業的重要拉攏對象。以澳門的銀河娛樂為例,其旗下酒店的十一黃金周預訂已經爆滿,且大眾市場博彩收益自7月開始已恢復至疫情前100%水平;泰國方面則在近日宣布,將從9月底開始對中國遊客豁免簽證,為期5個月,以加速刺激觀光業發展;而台灣方面,旅遊業從業者亦在積極爭取內地旅客。

 隨着內地日前宣布開放出境團體旅遊的國家和地區放寬至138個,香港作為旅遊目的地所面臨的競爭亦日趨激烈。為了脫穎而出,香港可以在多個方面着手。首先,在宣傳方式上,除了傳統的宣傳渠道,必須通過社交媒體、短視頻平台等渠道進行精準推廣,與已經有一定觀眾基礎的自媒體帳號進行合作,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將香港的旅遊資源和獨特魅力展示給更多的內地遊客。

 其次,香港需要擺脫傳統的旅遊與零售結合的思維,開拓精品旅遊線路。受到匯率變動、名牌全球定價調整及內地抑制過度奢侈消費的影響,訪港旅客的高消費對帶動經濟的作用有限,但這對旅遊業而言卻並非完全是壞事。這種轉變,其實長遠而言對香港的旅遊業韌性有裨益,不少遊客疫後訪港都是為了參觀香港故宮博物舘、M+或是欣賞演唱會、藝術展覽等而來,或是對香港的本土文化有興趣。推動精品旅遊、文化深度遊等更進階的旅遊模式,可以推動旅遊業與金融業、文化藝術產業等高增值行業的聯動,促進香港整體經濟的發展。

 此外,與內地相關機構合作,提高旅客的便利程度亦是重要的推動方向,例如簡化簽證程序及貨幣兌換手續、邊境通關服務、完善交通配套等,都能夠減少遊客的不便之處,更好地體驗香港之旅。

 盛事效應不容忽視

 以正在舉行的第19屆杭州亞運會為例,由於恰逢中秋及十一長假,根據內地線上旅遊平台所披露的數據顯示,鄰近亞運開幕前的一星期,杭州的搜索量迅速增長至前十,亞運期間相關機票預訂亦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增長20%、酒店預訂量增加4.4倍、景區門票銷量增20%。更有甚者,浙江省其他周邊地區,如寧波、溫州、湖州、紹興、金華等,酒店預訂量比2019年同期更是增長了5倍以上,顯示了民眾對體育賽事關注的提升以及對社會經濟的帶動。

 香港若想重振旅遊業、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亦不可忽視文化、藝術、體育等活動及賽事所帶來的協同效應。在經濟方面,文體盛事可帶來遊客消費和旅遊支出,涉及餐飲、住宿、購物、交通等多個領域,增加經濟收入和就業機會。在社會方面,盛大活動的舉辦通常涉及社區參與和文化交流,可豐富當地居民的生活和文化體驗,增加城市魅力和活力。在文化方面,舉辦盛事可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並在媒體關注之下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曝光度,有助當地文化傳承和發展,塑造城市品牌形象。

 不少人認為,只有奧運、亞運級別的大型活動才算得上是盛事,但其實能夠產生協同效應的盛事,在規模上不一定需要很大,一些有本地特色或機會難得的文體活動,亦能為香港招攬到不少遊客。

 疫情復常之後,M+博物館的草間彌生展覽、在會展舉辦的Art Basel以及知名歌星在港舉辦的大型演唱會,都吸引了大量的遊客來港參與。而在本地特色活動方面,如今年較早筆者參與拍攝的長洲太平清醮及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不難發現港式文化對來自內地及海外的諸多遊客的極大吸引力;又例如今年國慶復辦的煙花匯演,在正式公布之後不少酒店都收到了相關的查詢,可見其受歡迎程度。這些活動雖然未達到普天同慶的程度,但其獨特性卻實在地對目標受眾有旅遊、消費的刺激作用,值得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強支持及宣傳推廣。

頂圖:中通社資料圖

責任編輯:楊穎婕 【商界心聲】旅業復興路漫漫 多搞盛事勁吸客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