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刺激政策疊加促銷 深圳汽車消費火爆「雙節」

刺激政策疊加促銷 深圳汽車消費火爆「雙節」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3-10-06 14:57:0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雙節」期間,汽車消費成為中國最火爆的消費亮點之一。近日結束的2023深圳國際車展,為期5天的展期里,預定成交車輛合計18839輛,成交總金額逾57億元。另外,國慶假期,南京、青島、天津、瀋陽、安徽、呼和浩特等地的車展也在火熱進行之中。

 刺激促銷多重發力

 據悉,今年8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關於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優化汽車限購管理政策、加強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建設。同時,各地方政府在拉動消費方面也將汽車列為重點,比如此次深圳國際車展就是聯動深圳購物季,在深圳購物季舉辦「深圳汽車消費節」「汽車直播團購節」等系列促銷活動,推出「特價車」「零首付」「以舊換新專屬禮」等優惠。各地從政府到企業,發補貼、增指標、以舊換新和讓利優惠等措施接連推出。比如近日的深圳國際車展,深圳市各區陸續出台大金額購車補貼,如:寶安區、龍華區、龍崗區各5千萬元。坪山區符合條件最高可獲15000元購車補貼,還可與省、市其他補貼政策疊加享受。

 另外,各車企也抓住目前的消費熱潮,開啟降價促銷,如零跑汽車推出10月優惠活動,對T03車型給出最高1萬元的官方補貼,售價低至4.99萬元;比亞迪旗下騰勢推出了2000元定金抵扣2.2萬元車款;特斯拉推出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功能90天免費試用等。據上汽大眾公布的銷量數據,今年7月份ID.3開啟大幅降價後,單一車型銷量已經連續兩個月突破1萬輛,這在中國的合資新能源車領域還尚屬首次。在深圳國際車展上,記者了解到每台車優惠幅度從2000元起,到3萬元以上不等。

 車市「金九銀十」已啟動

 在地方促消費政策的刺激和車企降價促銷的拉動下,車市「金九銀十」已經呈現出火爆場面。

 其中尤其以新能源車表現更為突出,近來多家新能源車企公布了9月交付以及銷售情況,顯示銷量創歷史新高。其中,廣汽埃安9月銷量首次破5萬大關。長安汽車自主品牌9月新能源銷量為5.099萬輛,環比增長27.09%。據港交所數據,比亞迪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28.75萬輛,去年同期20.13萬輛,同比增長42.8%。

 據悉,問界新M7車型自9月12日正式上市以來,日均大定(繳納定金不可退)超過1500輛,整個9月的大定總量達到了3萬輛。今年8月,比亞迪迎來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成為全球率先達成這一目標的新能源車企,這也被業界視為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消費標誌事件。此次深圳國際車展吸引了來自全球超過80家汽車整車和技術服務等品牌企業及組織的參與,也是一次中外新能源車企現場比拼。

 在近來的深圳國際車展上,記者現場目擊,近一半是能在深圳上綠牌的新能源車型,除了少數幾家車企品牌以外,基本上每個車企的展位上都有新能源車展出,榮威更是推出只需5萬元就可購買的新能源車。小鵬、哪吒等新能源車企均亮出了最新的車型。從展出的情況看,新能源車的車價幾乎均高於同款燃油車的價格。

 而來看展的人群,從記者在深圳國際車展觀察到,即便是展會的最後一天,也沒有看到一個展位提前撤展,而來觀展的人流幾乎是絡繹不絕,展會是下午5點結束,但5點半鐘左右,還有客戶與銷售顧問在展位上進行交流。5天的展期中,觀展人數累計約38.69萬人次。

 配套完善助推新能源車消費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51.5%,豪華車中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34.2%,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僅有4.2%。自主品牌仍是新能源汽車內銷和出口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長江證券分析師告訴記者,中國品牌在新能源領域已實現彎道超車,頭部自主品牌轉型升級表現優異,如比亞迪、吉利、長安、奇瑞等傳統車企,藉助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市場份額。

 該分析師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較完善,並在動力電池領域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地位,例如比亞迪等中國企業在電池領域掌握了關鍵技術;另一方面,中國向來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在充電樁、換電站建設上進行了充分布局,這有利於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記者在深圳國際車展上了解到,不少車企為提升充電的便利度,已開始在全國布局網絡,如小鵬銷售顧問就告訴記者,其購車優惠之一是有專用的充電樁。

 不過,從此次深圳國際汽車展仍可看出,在新能源車高端消費領域,仍是以特斯拉和寶馬等外企為主,目前外企還未與中國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展開大規模直接的價格競爭。但在新能源車配套的充電樁領域,相關的競爭已經展開。作為換電模式的積極倡導者,蔚來前段時間宣布已建成近2000座換電站。寶馬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BMW公共充電網絡已在全國接入超過54萬個公共充電樁,覆蓋320多座城市。南方電網也透露正與比亞迪在新能源車充電領域展開合作。業內人士表示,未來新能源車的競爭將是綜合服務優勢的競爭。(記者 童越)

責任編輯:朱劍明 刺激政策疊加促銷 深圳汽車消費火爆「雙節」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