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僑建僑韻」海外華媒走進江門新會

「僑建僑韻」海外華媒走進江門新會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3-12-25 23:25:35 來源:香港商報網

    12月25日,2023「僑建僑韻」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江門新會古井鎮、三江鎮。媒體團觀華僑捐贈的百年僑校,品百年洋樓書室風貌,嘆美麗僑村高質量發展願景,贊僑胞僑眷愛國愛鄉的情懷。

    作為全國著名僑鄉的江門市,高度重視維護僑胞權益, 「僑都賦能」惠僑政策成效顯著, 創新性、多元化開展新時期僑建僑房繼承、活化、利用工作,因地制宜,令百年僑校、僑房、僑村,得到最大限度的活化、利用,促僑房、僑建、僑捐建築物的活化利用服務於新農村建設,助僑鄉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圖片.jpg

2023「僑建僑韻」海外華文媒體走進百年僑校

    百年僑校創新發展

    媒體團走進新會區古井鎮慈谿村有一所百年僑校——本厚學校,它位於慈谿村後山,佔地面積近百畝。

    據該校運營負責人介紹:本厚學校由慈谿村旅居海外華僑捐贈,1922年學校正式開學,凡屬慈谿本族的七歲至十八歲子弟,無論貧富都可以入學。辦學費用由本族海內外鄉親捐款籌集,試辦期間不收學生任何費用,學生只需自備書本和文具。辦學校址以各祖祠為主,分為初等班和高等班。海外華僑在外謀生,深感知識文化對後人成長的重要性,於是紛紛奔走相告,通過本厚學校基金會發動旅外鄉親慷慨解囊捐資建設新校。學校於1934年動工,1935年本厚學校落成。

圖片1.jpg

本厚學校校藏書籍文獻、老物件

    整座教學樓是具有現代設計的鋼筋水泥混磚結構,教學樓整齊嚴謹,立面美觀大方,具有西洋風格,成為鄉間一道亮麗的風景。慈谿本厚學校建築主體至今還保留完整,歷經80多年仍然獨具魅力。

    江門僑媒中心主任黃柏軍表示:本厚學校的建成開創僑鄉捐資辦學的先河,為家鄉培養大批人才,有工程師、教師、企業家等。2011年開始,政府為了整合教育資源,慈谿中小學分別併入新會四中和古井小學。至此,本厚學校也完成了它作為鄉村學校的使命。

    本厚學校主樓一層走廊壁上有一尊碑石,記錄了捐款者芳名,更留下了慈谿先賢八十多年前振聾發聵的吶喊:「國家之賴以盛者,國民也。國家之賴以優者,教育也。教育普及則國民智而國家興,教育墮落則國民愚而國家衰......」先賢對教育的吶喊穿過歷史,一直激勵着這一方子弟,也讓這間百年僑校始終煥發生機。

圖片2.jpg

百年洋樓——覺覺書室

    2017年,本厚學校「蛻變」為新會區的文化藝術地標「古井藝術部落」。雖然,學子離去,書聲不再,然校內百年建築、百載古木依然挺拔,成為了眾多藝術愛好者採風交流的地方。2021年,古井鎮引進社會資本,打造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把本厚學校升級打造成古井鎮首個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基地,厚植愛黨愛國情懷,百年僑校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

    覺覺書室  中西合璧建築之美

    走進三江鎮新江村中山裏的中山橋畔,聳立着一座見證百年歷史的洋樓——覺覺書室印入媒體團記者眼帘。覺覺書室的樓頂巧妙地融合了西方巴洛克建築藝術與中國傳統歇山式建築藝術,羅馬柱、拱形廊、圓月孔、三角形山花等華麗的建築元素神奇碰撞,共同構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築之美。百年風雲變幻,覺覺書室承載着中山裏的華僑歷史,寄託着僑胞僑眷愛國愛鄉的情懷。

圖片3.jpg

美麗僑村——三江鎮良德沖村村中小花園

    美麗僑村展新姿

    良德沖村是三江鎮著名的僑村,僑胞遍布東南亞等地,旅居馬來西亞、印尼等地華僑約4000餘人,港澳同胞400餘人。

    良德沖村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三江鎮良德沖村深化「僑」服務,盤活「僑」元素,突出「僑」優勢,全力推進宜居、宜業、宜遊的「紅色美麗僑村」建設。良德沖村充分利用人文歷史底蘊深厚的獨特先天優勢,突出「文化+風景」,把「僑」元素融入鄉村建設,全力打造美麗鄉村新形象,並於2023年初獲評江門市「紅色美麗僑村」,2023年11月入選廣東「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單。

    按美麗「僑村」提升工程規劃,良德沖村擬投資2300多萬元,圍繞「兩橫一縱」目標,配套良德沖「僑史館」、余斌臣故居、村心公園等多個「僑」特色打卡點。(記者 盛芳齡 通訊員 江僑媒)

責任編輯:林梓琦 「僑建僑韻」海外華媒走進江門新會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