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位于广东省韶关市的南华禅寺,是中国佛教著名寺院,留下了禅宗文化经典《六祖坛经》,在中国佛教史、思想文化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深厚的禅宗文化底蕴,使得它成为世界禅宗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韶关乃至广东对外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曹溪文化小镇 张伟摄影
美丽的韶关 张健元摄
2019年1月8日,韶关市举办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暨禅宗文化交流活动,正式启用曹溪文化小镇,定位世界禅宗文化交流中心,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南华”文化品牌。
韶关市委书记李红军表示,韶关将依托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加强两岸文化、教育、艺术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促进包括禅宗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梅关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落户南华禅寺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由国台办设立的,是促进两岸民众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旨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2017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发出中台函〔2017〕361号文,正式批复“同意在韶关市南华禅寺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目前,国台办已批准22个省(区、市),71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韶关市南华禅寺也成为广东省第五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2019年1月8日,韶关市举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暨禅宗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并正式启用曹溪文化小镇。中央和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国佛教协会、广东省佛教协会负责人,两岸佛教界代表,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们共600人出席授牌仪式。
据悉,此次系列活动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项:一是国台办于1月8日向韶关市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牌匾仪式;二是海峡两岸禅宗文化系列交流活动,包括《六祖坛经》与中华禅宗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禅宗文化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六祖坛经》与佛教中国化讲经交流会、“两岸一家亲”主题祈福法会;三是举行曹溪文化广场启用仪式和曹溪博物院奠基仪式。
在8日举行的《六祖坛经》与中华禅宗学术研讨会上,有与会专家指出,韶关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六祖惠能大师在韶关开坛说法、弘法行化近40年,形成了对于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具有深远影响的南禅宗。
丹霞胜境
禅宗祖庭促海峡两岸文化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祖国和平统一五项重大主张,其中之一是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两岸同胞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韶关南华禅寺是禅宗六祖惠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六祖惠能在此传授佛法37年,禅宗思想远传世界各地,因而南华禅寺有南禅“祖庭”之称,台湾地区的禅宗也发源于此。通过开展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暨禅宗文化交流活动,可充分发挥南华禅寺在两岸禅宗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影响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韶关市长殷焕明表示,韶关将以此次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暨禅宗文化交流活动为契机,构建两岸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平台,打造“韶文化”品牌,活化利用好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禅宗文化、珠玑文化、工矿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厚植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纽带,促进两地人民心灵契合,共同繁荣发展。
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指出,依托闻名海内外的禅宗祖庭南华禅寺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有利于深化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合作,筑牢两岸同胞共同精神纽带。基地授牌后的首场交流活动聚焦弘扬禅宗文化,为两岸宗教界书画艺术界、学术界增进交流合作搭台助,对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曹溪文化广场 张伟摄影
曹溪文化小镇重现唐风千年古刹
据了解,韶关市在南华寺建寺1500周年纪念活动后,决定依托南华寺深厚的文化积淀,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南华”文化旅游品牌。在获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字号招牌之后,韶关市结合大南华规划,加快了大南华区域整体提升工程即“曹溪文化小镇”项目的建设步伐,1月8日,曹溪文化小镇一期曹溪广场启用、曹溪博物院正式奠基。
据悉,曹溪文化小镇以南华禅寺为中心,规划面积约7.2平方公里,建筑风格以禅宗文化为主,以南华寺唐朝建筑风格为基本格调,将禅韵融入雕塑、景观小品、地面铺装、植物配置等景观元素中,营造浓厚的“千年古刹,唐风禅韵”氛围。
曹溪广场包括广场两侧原有建筑立面改造、曹溪博物院、曹溪河改造及曹溪广场的景观建设。其设计以佛教经典《六祖坛经》中的内容为主要元素,结合现代雕刻艺术手法和语言,打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六祖坛经”为主题的文化广场。曹溪大道以禅宗从“一祖到六祖”再到“一花开五叶”的发展历程为主线,曹溪广场以禅宗思想为脉络,通过多维度的视觉呈现,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其中,8日奠基的曹溪博物院是其中的重点项目,用地面积4.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地上二层,建筑高度23米,投资金额约1.5亿元,以“叠影层峦”和“飞檐反宇”为主要特色。
建设曹溪博物院,旨在保护和展示好南华寺珍藏的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有著名的唐六祖惠能真身、唐代千佛袈裟和历代圣旨、北宋木雕罗汉等。寺内可移动文物藏品总数为552件/套,其中一级品322件/套,二级品18件/套,三级品196件/套。
有关专家表示,通过建设曹溪博物院,将有效保护南华寺内历史文物,进--步焕发南华寺佛教文物生机,宣扬和传承韶关以至华南地区佛教文化遗产;有效展示禅宗文化及其他历史文化内容,加深参观者对我国佛教禅宗文化的理解,增加对祖国博大精深文化的热爱;对重塑“禅宗袓庭”,弘扬六祖禅宗文化精髓,传承禅宗法脉,打造佛教禅宗圣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次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活动与曹溪文化小镇建设紧密结合,有利于对外展示曹溪文化小镇及禅宗祖庭的新面貌;有利于更好地宣传推介韶关,进一步提高韶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助推韶关市经济社会特别是文化旅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两岸交流通过具体的项目、活动得到扎实的推进和开展。
南华禅寺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度假基地
拥有2100年历史的韶关市,是古代岭南通往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拥有面积1.84万平方公里,广东省第二大面积城市,户籍人口335万人,人文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随着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相继贯通,韶关至广州仅需50分钟,韶关至香港也在2小时范围内,已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生活圈。
除了坐拥世界最为知名的禅宗祖庭南华禅寺,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和珠玑古巷也是韶关各具色彩的旅游地标,当今,韶关正突出抓好“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四大重点景区建设。
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区曾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等地质活动,形成如今的丹霞地貌,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是广东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珍稀动植物宝库,这里大片原始森林保存着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
珠玑古巷,有“广东第一巷”之美誉,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
此外,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驿道——梅关古道、鬼斧神工的广东大峡谷、地下喀斯特岩溶地貌溶洞--古佛洞天、云门寺、马坝人古遗址等旅游资源也云集于此。
据了解,韶关是广东生态资源最好、旅游资源最富集、品位最高的地区。目前,韶关市已开发旅游景点100多处,其中,世界级和国家级景区17处,5A景区1处,4A景区10处,3A景区14处。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正在全力打造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度假基地、广东户外运动天堂。
近年来韶关旅游业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17年韶关市全年接待游客4237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收入389.9亿元,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8年春节地级市游客接待排名》,韶关在上榜城市中列第20位。
据最新统计,2018年韶关市全年接待游客4790万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收入453亿元,同比增长16%;来韶过夜游客1838万人次,同比增长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