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北 > 中华大地

靈山蝶變記

2023-12-10
来源:香港商報網

    河山皆壯麗。大自然讓人類在一塊地方生活數千年,那是給了你生存的資源,你就要愛護這資源,合理使用這資源。某個地方或許有豐富的礦藏,那也是大自然送給人類的禮物,你可以開採使用,但要適度要合理地開採。如果無序過度地開採,當資源用完了後,留下了殘破的一塊河山,這塊地方的人類就無法生存了。這是大自然對你的懲罰。

    我到過國內一些資源豐富但又能有序合理使用的地方,像位於呼倫貝爾草原的大型煤電廠,它一邊開採煤炭發電,一邊進行礦坑回填,再在上面植草復原。我也到過一些因為礦產資源無序過度地開採,而成為一處處荒野的地方,這地方的人們為了生存離鄉背井,漂流在異鄉。

    我要寫的靈山在武漢市江夏區烏龍泉街,是一個村。過去靈山有山有水有田園,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山平安,日子過得安靜平和。

    忽然有一天,人們發現靈山那綠色的林木下是豐富的石灰岩礦,這可是好東西啊!武漢一家水泥廠需要大量的石灰岩生產水泥,而水泥又是社會主義建設中大量需要的物資。靈山離武漢近,靠山吃山,賣石灰岩到武漢有大利。有錢不賺是傻瓜,一九五九年,靈山開了第一家採石場。

    挖石頭,石頭就是錢,石頭是老祖宗留給大家的,這麼大的山,石頭多的是,大家都來挖喲!種田有個什麼出息,收入太低,辦個採石場,賺的錢多,比種田要強多了。這石頭又不是你一個人的,你能挖,我也能挖。於是,在第一家採石場後,又有了大大小小近三十家採石場。你以為石頭是那麼好挖的?石灰岩結實着呢,要打眼,要裝炸藥,要放炮。於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無時不響炮聲。炮聲隆隆,硝煙四起,遮天蔽日,碎石亂飛。你家的房子離採石場近,那碎石飛來,把你家的牆砸個洞,把你家的屋頂開個天窗。放炮炸山,村民們的房子在顫抖,村民們的心也在顫抖,這不是虛言,這是真實。靈山村四組的一個六十多歲的婆婆說,她那天在屋後地里種菜,一塊碎石自天而降,差點把她砸死,靈山村民在戰戰兢兢地生活着。

    自從有了採石場,就有車聲轟轟,炮聲隆隆,靈山就沒有了寧靜,沒有了色彩,沒有了碧碧的水,沒有了藍藍的天,沒有了青青的草,沒有了紅紅的花,沒有了綠綠的樹,沒有了村民的正常生活。

    一九五九年到二〇一七年,半個世紀過去了,石頭挖完了。大自然送給靈山人的一塊方圓兩千餘畝的山林土地,已經是百孔千瘡,滿目瘡痍。道路坑坑窪窪,大坑連着小坑。山體不見了綠色,被挖成了一個癩痢頭。山間危岩聳立,礦坑深陷,水土流失,採礦廢料和棄渣亂堆一氣,隨處可見。土地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土地被礦灰板結了,地里的莊稼苗子被礦灰「淹」死了。空氣一年四季是渾濁的,晴天飄灰,雨天爛泥,揚起的塵埃使得整個江夏區的空氣質素都變得差了。能見度很差,在汽車裏,十幾米都看不清前面。在廢棄的礦區里,還有一個巨型礦坑,深達五十多米,面積有五十多畝,留下了地質安全和生態環境不可預測的隱患。

    這樣的地方還能活人麼?村民們紛紛投訴,村民們紛紛搬離,拖家帶口到外地打工,尋求生路。應民之所呼,解民之所憂,治理生態環境刻不容緩。

    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落實總書記關於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的指示,江夏區政府將靈山治理上報武漢市政府。武漢市政府高度重視,2018年,按照「集中連片、有利復墾」的原則,將靈山治理納入湖北省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區。2019年,靈山礦區作為首例治理復綠、重建美麗家園的試點,打響了一場修復廢棄礦山的戰鬥。在武漢市生態環境局的指導下,江夏區政府成立了靈山治理復綠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政府主導、街道部門配合、企業實施、政策扶持、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工作機制。經過近三年的艱苦奮鬥,已經完成一期山體修復項目,修復總面積達到七百畝。

    那是多麼熱烈而又繁忙的場景啊!八百多名工人、上百輛工程車,一起撲在生態復綠的工程上。山頂路難行,移栽的大樹無法用機械送上山,就用人工搬運,將紅楓、金桂等喬木抬上山頂,給荒禿的山體穿上綠衣。危崖險坡,運用山體錨固技術,給它們定型固體;實施類壤土基質噴播工藝, 使得破損的石頭山坡面能永久性復綠,實現生物防護,植物自然生長。對礦渣、廢料全部清理,進行客土回填,所有客土均經過嚴格檢測,pH值、重金屬含量等指標必須達標,復墾新增耕地、林地回填客土厚度八十到一百厘米。然後在此基礎上完成客土重構、土地平整、路網分佈、灌溉供排等工程。

    在修復礦山和復綠的過程中,靈山村四千餘名村民高度擁護,積極參與。他們承包了景區裏的綠化項目,植樹,種草,栽花。園區復墾農用地種了七彩油菜,林地上種了紅楓、烏桕、十月光輝等彩葉樹種,道路兩旁種上了櫻花、梅花、桃花等景觀行道樹,打造了落差50米的瀑布和七條帶狀不同顏色的月季花七彩花瀑,整體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花卉植物種植的礦坑花園。而那個巨大的深五十多米的礦坑,則引來了山泉水,造成了一個明鏡般的深潭。

    2023年3月,靈山生態文化旅遊園正式對遊人開放了,新華社以《武漢江夏:生態修復讓靈山復綠「重生」》為題發了報道。

    這個三月,我由天子山大道至江夏靈山生態文化旅遊園,在遊客中心購遊客票,從南門進入景區。迎面是一面不規則三角形池子,水汪汪甚是可愛,此乃仙女池。仙女池邊,有仙女指路造型。仙女伸出纖纖玉指,我似乎聽到那銀鈴般的聲音在說:請往這邊走!

    聽從仙女的,我隨遊人走上由南朝北的景區道路,道路寬闊潔淨,深黃色的塑膠材料路面,路名叫烏桕路。路右隔一片彩色田野,田野邊是隆起的山包,山包上是濃綠的樹林,層層疊起,濃綠中夾雜着少量的金黃。從路上看過去,心境立即沉靜下來,有一陣清涼悄悄拂來。腳下的路叫烏桕路,我想那山上是有許多烏桕樹的,烏桕樹對於村民來說,還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走完烏桕路,我轉上了一條由東向西的道路,這條路叫櫻花路,比烏桕路更好看。櫻花路路面由深黃和天藍兩色材料鋪成,一半藍一半黃,而路兩邊則全是平坦的平地,這平地上不是土,是五色的花海和碧綠嫩草鋪就的毯子。

    如果說在烏桕路上我的心境沉靜,身上有清涼的感覺的話,進入櫻花路,我則是眼睛一亮,身上是溫暖氤氳和馨香浮動。我的眼睛看去,那是黃,是土黃,是橘黃,是鵝黃,是橙黃,是藤黃,是淡黃,是中黃,是石黃,是金黃。這裏是鋪天蓋地的油菜花,無邊無沿的油菜花,深淺不一,畫家能把黃色分成十幾種,那是專業的眼睛。而我,只看出這油菜花黃色的熱烈,蓬勃,生氣,亮麗,是上帝在大地鋪撒的金子。那是紅,是深紅,是粉紅,是淡紅,是紫紅,紅得如火,紅得艷麗。這些紅,還有綠,還有白,還有藍,還有青,還有紫,還有橙,分撒在黃色中,鋪展成七彩的雲霞。

    櫻花路上櫻花樹搖曳夾道,花色粉白,蓬勃輕盈,那些年輕的樹,像一個個穿上粉白婚紗的新娘站在路邊,等着遊人的祝賀。我隨遊人由櫻花路轉過一段緩坡,兩百畝的山頂草地立時讓我心胸開闊。我從草地邊沿小心翼翼地走過,我不願踏上它那純潔和碧綠。

    從草地上下來,我到了由那個巨型礦坑形成的一泓綠水邊。我站在水邊不走了,我要好好地感受它一下。這個有五十多畝面積,深五十多米的礦坑湖叫靈泉潭。潭者,淵也。楚人名淵曰潭。屈原《楚辭·九章·抽思》,有「溯江潭兮」句子。屈原流放時,沿着江潭行走,吟他的《離騷》,當下的詩人們,來到了這個靈泉潭邊,也是要寫詩的!靈泉潭水因其深,顏色綠中帶藍帶粉,深邃得令人肅敬。我站在潭邊,面對潭水,讓心與潭水對視,就覺得靈魂得到了洗滌得到了淨化。

    游完靈山生態文化園的其他的許多個景點後,我覺得靈泉潭是靈山生態文化園的眼睛、靈魂,是一面明鏡。這鏡子讓我們照見了過去,照見了現在,照見了未來。

    河山壯麗啊,河山要人保衛,被破壞的河山需要修復!總書記指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着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靈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靈山的蝶變,都讓靈泉潭這面鏡子照出來了。讓我們都來保護生態環境,還祖國河山一片的壯麗。劉益善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