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重磅發布!剛剛,華為放大招

重磅發布!剛剛,華為放大招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3-12-26 18:04:19 來源:中國基金報

 為2023年壓軸主角毫無疑問是「1000萬以內最好SUV」問界M9。

 12月26日,在華為冬季新品發布會上,預熱已久的問界M9如期發布。華為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發布問界M9,無疑是給2023年車圈扔下一顆年度壓軸的重磅炸彈。

 這一旗艦車型上,華為大量「黑科技」如約而至。包括其「超強玄武車身」使用了全球最大的一體壓鑄後車體、搭載了業界首個車規級投影巨幕以及能夠實現「沉浸式導航」的AR-HUD。

 「在四輪制裁後,我們已經挺過來,未來我們的創新步伐會越來越快,更多創新產品會加快推出。」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發布會上坦言。

 對標庫里南、邁巴赫

 在發布會上,余承東為問界M9設置的對標競品包括「庫里南」、「邁巴赫GLS」、「攬勝」、「寶馬X7」。畢竟早在今年上半年,余承東便向市場傳遞一個概念——「1000萬以內最好SUV」。

 從問界M7改款後的大賣、智界S7發布,到華為智選車升級,再到華為車BU獨立與其他車企合資創立新公司。今年與華為有關的汽車消息一波接一波,熱度也是一波高過一波。此次上市的問界M9,顯然被當做最為重磅的事件壓軸出場。

 余承東在發布會上詳細介紹了問界M9的參數:長寬高分別為5230mm、1999mm、1800mm,軸距為3110mm,這一車身尺寸也將問界M9定位為D級車。

640.jpg

 據了解,問界M9分為純電版本和增程版本。在增程版本方面,問界M9搭載第4代增程平台,增程版WLTC工況下油耗低至6.9L。其52度電池版本CLTC工況下綜合續航達到1402km,純電續航達到275km;而42度電池版本CLTC工況下綜合續航達到1362km,純電續航225km。

 而問界M9純電版本搭載華為「巨鯨」800V高壓電池平台,充電5分鐘續航150km,CLTC工況下續航達到630km。11月底上市的智界S7同樣搭載了這一平台。

 在最為關鍵的價格方面,余承東給出的問界M9官方指導價為:增程Max版46.98萬元、純電Max版50.98萬元、增程Ultra版52.98萬元、純電Ultra版56.98萬元。這一價格區間也較他此前對市場「放風」的50萬元-60萬元區間稍低。

 從價格方面看,問界M9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對手,將包括理想L9、蔚來ES8等。余承東透露,問界M9的預定已經達到5.4萬輛,將於明年2月26日批量交付。

 最大一體化壓鑄車身

 在此前超過半年的「預熱期」內,問界M9的多項「黑科技」已經流傳於市場,因此問界M9也被喻為「科技車皇」。針對「黑科技」,余承東在發布會上也對此一一作出介紹。

640 (1).jpg

 其中在被動安全方面,問界M9搭載「超強玄武車身」,採用了9000噸一體化壓鑄工藝。其車身也是全球最大一體壓鑄鋁車身。余承東將問界M9與前述多款「豪車」進行了對比,稱這款車的車身鋁合金體積佔比達到80%,車身輕量化系數為2.02,比邁巴赫GLS600更輕量。

 據了解,問界M9搭載大型一體壓鑄後車體等壓鑄件,將其中的222個零部件集成為10個一體化壓鑄零部件,零部件數量下降95%; 而連接點數量則減少1440個,下降70%,從而提升整車的集成度、剛度、輕量化。

 實際上,一體化壓鑄最早應用可追溯到福特F150,但大規模使用並引起外界關注主要來自特斯拉。

 特斯拉在ModelY 等車型上採用一體化壓鑄下,車體前、後車身零件數量由171減少至2 個,焊點數量減少超1600個。同時,在4680電芯CTC方面,一體化壓鑄將電池包集成到車體,直接與座椅連接,令車輛減重10%,續航里程增加14%,零件減少370個,成本下降7%,單位投資下降8%。

 其後,其他車企也紛紛開始布局涉足這一領域。但目前來看,這一技術面臨較高的成本投入。在業內看來,問界M9有望在一體化壓鑄方面起到「鮎魚效應」。

 車內光學亮眼

 在車內光學顯示方面,問界M9亮點頗多。據悉,問界M9全車滿配可搭載10塊屏幕,前中後三排皆有,包括 AR-HUD、投影幕布等。

 問界M9採用全新一體環宇三聯屏設計,包括12.3英寸的液晶儀表盤、15.6英寸智能中控大屏和16英寸副駕娛樂屏,配合全新的HarmonyOS 4智能座艙,通過三指滑動,可實現多屏之間無縫流轉、全車同看等體驗。

 最值得關注的是,問界M9搭載了業界首個車規級投影巨幕,通過業界最亮最廣色域車規級投影儀,配合32英寸升降式投影幕布,支持一鍵觀影模式、華為靈犀指向遙控。

 另外,華為AR-HUD首次上車。其擁有2K解像度,以及75英寸的成像面積,AR實景與ADS融合顯示。用余承東的話說,便是「帶來更沉浸的導航體驗」。

640 (2).jpg

 據了解,HUD已經歷經了三代產品,第一代是 C-HUD(Combiner HUD,組合式抬頭顯示),第二代是 W-HUD(Windshield HUD,風擋型抬頭顯示),第三代為AR-HUD(增強現實型抬頭顯示)。目前市場以 W-HUD 為主流,C-HUD被逐漸淘汰,而AR-HUD將是未來的升級趨勢。

 AR-HUD即在W-HUD的基礎上結合AR技術、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智能座艙,可充分的顯示融合實景的車況、導航信息,周邊服務信息,路況安全預警信息,給駕駛用戶帶來沉浸式駕車體驗,有望成智能汽車最優匹配方案。

 事實上,在2012年,特斯拉Model S的17英寸智能車載屏幕開啟了車載顯示大屏化趨勢。這塊屏幕集成了更多的車輛操作,還開發了用戶更多的娛樂需求。之後,許多廠商開始將大屏裝進汽車。

 而方正證券認為,車內光學顯示技術創新正逐步走向大屏化+技術多元化,AR-HUD作為智駕第一屏,除了深度融合智駕儀表功能之外,還有包括巨幕觀影、數字精靈、元宇宙載體等在內的更多創新應用值得探索,發展前景廣闊。

 產業鏈受關注

 不難看出,華為智能汽車全棧技術解決方案將在問界M9上登場。該車型「黑科技」全部集齊,有望成為智能汽車新標桿。在業內看來,有着「科技車皇」之稱的問界M9也有望繼問界M7之後,再度成為「爆款」。

 在資本市場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關注度也持續提升。

 其中光峰科技近日公開透露,AR-HUD是公司車載業務的重要產品方向之一。而早在2021年12月21日,該公司被其列為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優秀合作夥伴。此外,光峰科技今年1月披露成為賽力斯汽車的車載光學解決方案供應商,為其供應智能座艙顯示產品。

 而德賽西威和華陽集團均為AR-HUD資深玩家。德賽西威近期公開透露,該公司AR-HUD產品擁有斜投影、雙相面、光場顯示等系列技術優勢,該技術能夠將車速、導航信息等重要數據投射到車前擋風玻璃上,駕駛員不用移動視線即可隨時了解車輛行駛狀態和路況信息。同時該產品還可提供電影、遊戲等休閒娛樂功能。

 華陽集團日前也表示,目前公司光場屏項目正常推進中。而AR-HUD包括TFT、DLP、LCOS等技術方案,目前TFT、DLP方案均已量產,LCOS方案預計年內量產。

 另外,星宇股份近期也透露,該公司配套問界M9的前照燈及後組合燈,其中DLP前照燈可實現投影及交互相關功能。

 國盛證券認為,考慮到華為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智能安全等方面的產業引領效應,在整機廠競爭加劇環境下,華為合作生態有望提升產品力,產業鏈相關公司則有望依托生態優勢,受益國內智能汽車發展紅利,形成先發卡位。同時,技術引領者帶來的產業變革有望加速落地,形成行業整體機會。(中國基金報記者 馮堯華)


責任編輯:趙桐曲 重磅發布!剛剛,華為放大招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