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北 > 中华大地

靈山紀行

2023-12-10
来源:香港商報網

    江夏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着久遠的歷史底蘊和厚重的文化積澱。我對「江夏」這個地名的最初印象,來自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評書《白眉大俠》。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江夏太守黃祖怒殺禰衡的一段故事。

    江夏區地處「九省通衢」的武漢南部,公元前201年建縣,素有「楚天首縣」之美譽。「三山三水三分田,還有一分是家園」是江夏獨特的自然格局。

    2023年春天,應朋友之邀,我終於踏進了武漢市江夏區,來感受這裏的青山綠水。我們遊覽的第一站,是近幾年江夏傾心打造的文化旅遊區——靈山。

    靈山位於江夏區中部,距武漢市主城區約30公里,西臨長江,北靠丘陵,東延梁子湖,依山傍水,是一方天然的風水寶地。

    我們是坐着電瓶車進入景區的。天有些陰,迎接我們的春風還有些涼意,卻令我們的精神為之一振。電瓶車剛爬上一座漫坡,映入眼帘的竟是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幾乎在同時,濃郁的花香撲面而來,竟似帶有溫度,頓時覺得身上暖暖的。

    我們下了車,漫步在山間的塑膠小路上,路邊的紅葉桃花開得正艷,陣陣花香沁入肺腑,說不出的愜意和舒適,感覺整個身體都輕盈起來。極目四顧,目光所到之處全是青山綠水,花草樹木,像一幅幅活動的山水畫卷,而我們,就行走在這鐘靈毓秀的畫廊中。

    沉浸在如此的良辰美景中,誰會想得到,幾年前的靈山,還是一座傷痕累累的荒涼之地。

    靈山不但在地理環境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產的石材質量更是遠近聞名。20世紀80年代,這裏陸續聚集了20多家採石廠。幾十年的過度開採,使靈山的生態環境遭到毀滅性破壞。礦山表層植被剝離,採礦棄渣與碎礦石隨處可見,水土流失嚴重,山體塌滑、危岩聳立,曾經風景如畫的靈山滿目瘡痍,像一個傷痕累累、衣衫襤褸的垂暮老人。

    那時候的靈山,井水總是很渾濁;村裏的空氣灰撲撲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都不敢在外面晾衣服,一天就會落滿灰塵……這一系列由生態環境帶來的民生問題,令當地的村民怨聲載道。

    靈山的土質差、土壤薄,種出來的菜是苦的,栽的樹也又瘦又矮,像營養不良的孩子。村民們守着這座廢墟般的荒山,感覺無所適從。大多數人選擇了外出打工,村子慢慢成了只有老人和孩子的「留守村」。

    靈山,本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旅遊勝地,是一片有着巨大財富與發展潛力的寶庫,但是由於生態環境的惡化,一時間淪為了時代的棄子。

    江夏沒有放棄靈山。2018年,江夏區把「恢復綠水青山」作為工作重點,啟動了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復墾項目,並把靈山列為試點。為了統籌利用各方資源,江夏區採取了引入社會力量推進山體修復的策略。隨行的江夏物控集團文旅總監張純潔說,他們公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參與並接手靈山修復工作的。第一次踏上靈山的時候,他感覺像走進一處廢墟,滿眼看到的全是礦渣,路邊的樹上全是灰,山體上寸草不生,風一吹塵土飛揚。他當時就感覺到,要把這座荒山進行生態覆蓋,有非常大的難度。後經多次與相關專業團隊深入現場調研,最終制定出了科學、可行的修複方案。面對山體破損嚴重,一些危岩體隨時跌落的境況,他們對山體進行了削坡整形,並掛上了防護網。山上有很多採礦遺留下的大大小小的窟窿,他們運來肥沃的土壤,用獨輪車推上山頂,數百人同時在殘垣斷壁中施工,把窟窿一個個填補上。面對光禿禿的山體,他們採用了山體錨固和掛網噴播技術,把水、土壤、花草種子攪拌在一起,噴射在山體上,給荒山穿上一件有機的「外衣」,讓「石頭開花」,讓「山體發芽」。

    經過兩年多的精心修復,曾經被破壞的山體慢慢變得翠綠起來,漫山遍野的花草也重新冒了出來,首期700畝的「礦花苑」景區基本建成,初步形成了「春賞花、夏納涼、秋觀葉、冬詠梅」的山林景觀,給了靈山一個華麗的轉身,從一片荒蕪轉化為夢幻般的曠野奇境、心靈花園。

    我們沿着綠色環繞的通道緩緩前行,發現在山的下面竟然有一個湖,遠遠看去,像一塊巨大的翡翠鑲嵌在山中。此湖名「靈泉湖」,水深10多米,湖邊的山崖上,有一道瀑布傾瀉而下,在湖面上濺起白色的浪花,悅耳的水聲,令我們體會到久違的田園野趣,感受到心靈的洗滌。誰會想得到,這個清澈見底、美如明鏡的湖泊,竟是一個廢棄的礦坑改造而成的,這就是化腐朽為神奇的鬼斧神工呀!

    我們沿着小路蜿蜒而下,在湖邊徜徉,有風輕輕吹過來,水霧飄在臉上,那種潮濕的微涼,激活了童年的鄉村記憶。湖的周圍,分佈着仙女池、明月池、靈嶺尋梅、荷塘月色、層林盡染、櫻園春曉、彩虹花田、七彩梯田、靈山石林、桃花谷、礦山開採遺址等生態景點,油菜花、格桑花、櫻花、桃花、梅花、虞美人等花卉爭奇鬥豔,使整個山谷靚麗起來,充溢着浪漫的氣息……

    再往前走,綠色道路和村莊連成一片,蔚藍的天空和綠色的樹林猶如剛剛被雨水沖刷過一樣,空氣中瀰漫着陣陣植物的清香。春風撫慰,山青天藍,穿行其間,忽然有一種「又得浮生半日閒」的輕鬆感。放眼四野,無論是近景還是遠景,都是珠聯璧合,渾然天成,草木蔥鬱,生機盎然。

    不知不覺之間,我們到達了山頂草甸,來到整個景區的制高點。俯視整個景區,可以看到近處山體上淺綠色的苔蘚和植物,遠處金黃色的油菜花,還有山下波光粼粼的湖水……我想:如果在這裏觀看日出,花的海洋在朝陽下定會呈現萬千氣象,旖旎的風光會令人心曠神怡。

    極目遠眺,整個靈山景區洋溢着翠綠的景色,成了一個以山、水、林、田、湖、花、草、洞、村為一體的山水田園風光,一個充滿生態文化的田園小鎮,一個聲名鵲起的網紅打卡之地。

    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靈山探索出一條實現經濟與生態互融共生的新路子。靈山的環境變好了,吸引來了大量的遊客,當地村民也有了就業的機會。現年57歲的林港村村民王青山,率先完成了身份的轉變,從一個靠「賣石頭」為生的村民,成為一名山體覆綠工作的「帶頭大哥」,天天組織村民們在景區植草、種樹、澆水,成為一個「賣風景」的人。他們在景區有着穩定的收入,比在外面打工強多了。在外打工的村民們聞訊紛紛回歸故里,投身到家鄉的建設之中。他們的家園變成了風景區,在如詩如畫的家門口工作,還能拿到優厚的報酬,這是他們過去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兒。

    守住綠水青山才能換來金山銀山,靈山的巨變是令人震撼的,更是鄉村振興的典範之作,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最好例證。(邢慶傑)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