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源是香溪河發源地,穿興山,入秭歸香溪注入長江,全長共九十六公里。
香溪源位於神農架林區木魚鎮西兩公里處的峽谷石縫之中。到源頭需沿斷崖削壁拾階而上,仰見奇峰聳蔽,草木掩映,我想起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描述汶水、淄水的詞句:「林藿綿濛,崖壁相望,或傾岑阻徑,或回嚴絕谷。清風鳴條,山壑俱響……」,移來香溪之狀,何其詩意盎然。
那溪水自上而瀉,奔流愈發湍急,又是一番穿崖破谷般的雄壯氣象。崖壁林葉掩映下約上行一公里,始見源頭。據說香溪源初出無聲,於兩丈處才驟然激石拍岸,順峽谷咆哮直下。
長江流域有眾多大支流,相比之下香溪實在是一條小河。但因為屈原、王昭君皆生於香溪之畔,故而香溪源現已成為神農架山林里的打卡地。
據說唐代茶聖陸羽也到過香溪源頭品嘗溪水,將此水列為天下第十四泉。香溪源產茶,得天獨厚於地利,《神農百草經》說:「神農採藥,為民療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還有傳說神農炎帝曾在香溪源洗藥,故又名「洗藥池」。不過,香溪水哺育出了王昭君和屈原,則是毫無疑義的。
蘇軾《昭君村》云:「昭君本楚人,艷色照江水」。這江水就是孕育了王昭君的香溪。《太平寰宇記》說:「香溪,即王昭君所游處。」宋《妝樓記》也載:「王昭君臨水而居,恆於溪中浣手,溪水盡香,今名香溪。」唐代大概還不叫香溪,否則唐末詩人崔塗寫《過昭君故宅》:「不堪逢舊宅,寥落對江濱」,應該寫成詩意滿滿的「滿香溪」吧?
宋陸游在《入蜀記》載:「去江岸五里許,隔一溪,所謂香溪也。源出昭君村,水味美,綠於品,色碧如黛。」看來香溪不僅香氣如蘭,還色碧水美。封建時代的史官們囿於「夷夏之辨」,將昭君歸於蠻夷匈奴列傳中。但家鄉父老一直沒有忘記她。《湖北通志》載:「鄉人憐昭君,築台而望之」,據《興山縣誌》載,台上還曾有昭君祠,為漢代所建,看來她是受到尊重和懷念的。漢代築有昭君台,唐代建有昭君院,宋代立有昭君故里碑,明永樂十三年重修昭君院,清光緒十年又重立了昭君故里碑,可見昭君在故鄉的影響。
據說村內外亦有不少遺蹟,比如「琵琶橋」,傳說是昭君出塞回鄉省親曾於此經過。還有一座壘石為基的屋台,傳說是昭君樓。這些遺蹟,不知今天尚留存否?因為行色匆匆,不能由香溪源溯流一游,實為一憾。昭君是興山人,其實神農架林區原屬興山縣一部分,香溪源和昭君村原屬興山,20世紀70年代初成立全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省轄行政區,從此香溪源歸屬神農架,昭君故里歸興山。但香溪源流水不絕,是得益於神農架的生態環境,使我們今人仍得以臨流勝境,神往古人。只可惜古人寫了那麼多詠昭君和昭君村的詩,據我查找竟無一首吟詠香溪源者。
昭君故鄉也流傳不少有關傳說:昭君出生時恰逢皓月當空,昭君又臉似銀盤,膚似月光;而昭君從小即喜愛月亮,常登宅前一吊腳樓,對月理妝,望月歌唱。故村人稱此木樓為望月樓,將樓上一層稱為昭君梳妝枱。樓前有如菱花鏡般的水井,是昭君小時與女伴擔水洗濯之地,名楠木井,後立青石碑一座。昭君生前非常想回故鄉,她可能想不到故鄉人民的深情厚意會綿延兩千載。
當地流傳着不少動人的傳說。「胭脂映見桃花魚」,香溪中有一種珍貴稀有的小生物——桃花魚,每逢春暖花開時出現在水中,如一簇簇艷麗的花瓣,有紅有白,閃閃發光,與岸上盛開的桃花交相輝映,美艷異常,令人眩目。過去每逢此時,便有千百人到此捕撈,捧至家中珍藏觀賞。傳說桃花魚是王昭君的眼淚所化成。昭君出塞前,曾向漢元帝請求回鄉省親,告別親人乘船路過香溪時,看到兩岸桃花盛開,觸起一腔離愁別緒,想起與父母和故鄉分離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歸聚。於是她抱起琵琶,深情脈脈地彈了一曲《桃花送》,點點淚珠隨着婉轉輕柔的琵琶聲滴入香溪,霎時就變成了一條條桃花魚。也有一種傳說是昭君在洗手時一串珍珠掉入溪中化為魚,這就不如眼淚感人了,王安石的詩不是很形象嗎——「淚濕春風鬢角垂」!
其實,正史中記載昭君入宮後根本就沒有回過故鄉,桃花魚也並非魚類,而是一種構造簡單的古老小生物,學名稱為桃花水母。古籍對此早有記載,如南宋熊文稷就寫過《忠州桃花魚記》。據《湖北通志》等書記載,桃花魚產地共有十三處,已得到證實的有秭歸、宜昌、忠縣、杭州等地。我在香溪源很想見到桃花魚,但一是節令不合,二是奔流而下的溪水也不適合桃花魚生存,大概在平緩流動的溪水中才會出現。
有關王昭君的傳說終歸是傳說,然而由此亦可看到昭君在故鄉人心目中的地位。其實何止故鄉父老懷念她,位於今內蒙古呼和浩特的昭君墓,即「青冢」,一直受到蒙漢民族的尊重。不僅在昭君家鄉和她出嫁之地,她的影響一直不衰,從1928年的電影《昭君出塞》到2007年的電視劇《王昭君》,尚小雲的京劇名作《昭君出塞》更是膾炙人口流傳不衰,郭沫若、曹禺都寫過同名話劇《王昭君》……昭君若泉下有知,兩千年來人們依然沒有忘記她,當無遺憾吧?
「今人不見古時月」,香溪曾經映美人。香溪有源,潺潺不絕,昭君有幸,飲啜香溪。昭君以柔弱的雙肩,肩負和親使命,止戈大漠烽煙。願香溪源之水兮,黛色長碧,奔瀉長流。(朱小平)